范增简直无法直视姜珂那双真诚,恳切的眼睛。
他想起自己和姜珂在兰陵时的场景。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那一年,他四十一岁,已经半只腿迈入老年的行列了,尚未达到不惑境界,依旧有很多困惑。
范增出生在中等之家,家里虽不是高官巨贾,却也颇有余粮,能供得起他读书识字,四处游学。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他七岁便开始读书启蒙,只可惜读来读去,读到发须灰白,却怎么也寻不到能赏识自己的明主。
二十岁时,他正值壮年,踌躇满志。三十岁时,他盼望自己能效仿姜太公和百里奚,老年出仕。四十岁时,他知道了在隔壁的秦国有人十二岁拜为上卿,十岁封为长史,荀子虽然被众多儒家学者们抨击排斥,但他的观点却是没有错的,大器免成,这世间真正的天才根本不需要磨炼,很自然地就会脱颖而出。
四十一岁那年,范增游学兰陵,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人——姜珂。
言行举止间的确不凡。
那几天他们每天都谈到很晚,文章谋略,经术辩论,百家学说等。令范增意想不到的是,姜珂虽然年少成名,身居高位,可言谈举止间却很谦和,没有丝毫傲慢。
姜珂对他说:“大器免成纵然很好,却很容易失去警觉,有时候别人的恭维和夸赞也会变成一柄利剑,所以才更要虚化若谷,戒骄戒躁。”
随后,姜珂招揽范增跟随她一起回秦国。
“功不唐捐,厚积薄发,所谓伏久者飞必高,秦国有这世上最大的功业等待着您这样有能力有智慧的璞玉之才去建立呢。?『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最后,她也是用一双今天这样真诚的眼睛看向范增,告诉他:“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于是范增便被姜珂说动了,原本心里那点微弱的火苗瞬间猛涨,变成燎原之火,带着满腹的好奇和期待同她一起来到了咸阳。
而如今,在姜珂说出那句"独忍弃姜珂乎"后,范增没有回答她的话,只是沉默半晌,若有所思,说道:“昌平君和昌文君既是楚国公子,又是秦国宗室王族,恐怕……”他顿了顿,“不好处理啊。”
他说的是不好处理,而不是不能处理,那就是还有机会。
姜珂恭敬道:“请先生赐教。”
范增摆了摆手:“现在暂时还赐教不了。”
“为何?”
范增无语道:“内史,老夫需要一些时间思考。”
范增心想,姜珂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我又不是楚王,如何能在须臾之间便除掉两位公子?等等,楚王!他灵机一动,转瞬间有了主意。
“老夫有一计谋,兴许可行。”
姜珂:?
啊?不是你们这些顶级谋士思考对策都这么快的的吗?
原本姜珂还想一会儿给范增送来些核桃之类的坚果补补脑子呢,现在看来,他根本没时间吃坚果。
项羽,你的亚父可真厉害,果然聪明。
嘿嘿。
“先生请讲。”
范增压低声音,同她说了自己的计策,姜珂听得很仔细,听完之后忍不住赞道:“先生之计妙哉!”
“只是……”姜珂突然又话锋一转,“此计中间经历流程颇多,珂需要一些时间来布置。”
范增的计谋粗暴简单,却又很有用。
这个计谋便是攻心。
乱其志,折其锋,乱之扰之,敌心自惊,俟其以变,然后图之。
历史上的熊启和熊颠并未和嬴政离心,熊颠作为秦国相邦,熊启亦是身居高位,在秦国朝堂上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楚国公子的身份,在李信伐楚之战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背刺秦国,于郢陈之地倒戈,甚至原楚王负刍被俘虏后,熊启还被项燕立为了新的楚王。
而现在,熊启和熊颠在秦国朝堂上过得并不如意,当然就更想念楚国了。
范增虽不知历史上发生的事,但一名好的谋士首先就要有顶级的观察力,这些年来,范增和二人接触不多,却仍能看出他们的心思,并利用这种心思,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计谋。
钓鱼执法也是执法。
熊启这些天来总是能收到来自楚国的消息,一开始他并不相信这些,害怕是有人想要抓住他的把柄特意弄出来的阴谋诡计,而且咸阳内部各势力错综复杂,指不定哪位商贾,哪位隶臣妾是大王的眼线呢,他现在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如临深渊,但凡踏错一步都将万劫不复。
然而,朝堂内关于攻打楚国的消息一天比一天多,姜珂已经定好了今年的赋税数目,是按照战争时期的数目收的,各处工坊内的制造皮甲,战车,弓箭等的工匠们也都愈发地忙碌了起来,眼看秦国马上就要出兵,他的故国也即将遭受灭国之危。
于是他叫来了熊颠一起商量。
有些蠢事,一个人去做的时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