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3 章 (2 / 3)

了看她的屏幕,不甚赞同地摇摇头:“我知道你想从什么地方入手;但如果没有史料支撑,那就先放着吧,放在陈设展里,说不定冥冥之中会有线索。”

广还是有些不甘心:“那上面的图案呢?也不管了吗?”

老师问:“你觉得是什么?”

“我——”广差点脱口而出,顿了顿,道,“我觉得像偶像化的真人。”

老师倒了杯茶,示意她说下去,广只能硬着头皮、把信息遮遮掩掩地说了。

“……所以,根据蚀花红玉髓在古代中国的传播范围加上东吴的势力范围、西王母传说在东汉的流传,我觉得,有可能是某个人雕刻的、偶像化的真人。”

“证据呢?”老师问,“况且,东汉末的东吴地区并非只有西王母传说,佛教、道教早已传入,你如何排除它们?”

“我……排除不了。”

广低着头,有些失落。

她知道他们的存在,但她无法为他们正名,而他们的故事开始于另一个时空,不知道在那个时空里,缺少了这份证明,他们能证明吗?

“你啊,”老师叹了口气,“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获得诠释的。但只要重见天日、善加保存、被人看到,或许就会有那么一天。”

广知道老师在安慰她,也只能打起精神,勉力点头。

“刚刚接到通知,这批文物在清理后会和联合另一批平民墓葬共同展出。发掘的时候你错过了,那讲解就你去吧?”

“嗯 ,”广应下,“好,师父。”

老师应了一声,余光看着她:“另外那批平民墓葬是在杭州出土的。”

广脸色骤然转晴,欢呼一声。

“杭州——!师父,能放我几天假吗?!”

“着什么急,最快也是明年的事了,”老师道,悠哉悠哉道,“这段时间,那边的同事会和你对接,资料共享一下、想想串词,通俗易懂,明白吗?”

“哦——”广意会,“懂了,谢谢师父!!”

没过多久,那边就发来了相关资料。这次她找到了论据——南宋以来,迁移到西南第地区的居民数量不在少数。

“而且你看,这座桥还蛮像苏堤上的桥,这么说还是很有可能呢。”

对方的对接人员笑道,广但是没看出来,满头雾水。对方便道这是直觉,反正不作报告。

“如果是的话,那真是君住长江头——”

广“哈哈”笑道,接道:“我住长江尾。”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道:“共饮长江水!”

一场展览,往往需要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广一个人忙到天昏地暗地时候不由得怀念宋代的慢生活,想突然奇想去湖边逛逛,又想到前几天的新闻,打消了这个念头。

父母旅游回来照顾了她几天,知道她在工地上的事迹,狠狠数落了好几天,然后又出去旅游了。

朋友们仍旧难得一见,找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跟找一个梦中情人一样难得。聚会时电视上播报着疑似孙策墓的讯息,朋友笑着打趣,问她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三国了。

图书馆、档案馆、学校、史志办、家,别人三点一线,她天天给自己画五角星。等再一次倒头睡在沙发上被闹钟叫醒之后,她睡眼惺忪地打开手机——收拾出发的行李。

来年三月,杭州。

广不由得有些激动。她坐在靠近窗边的位置,在城市上方找着西湖——在那里,短了些?还是长了些?

一出机场便遇上了来接他们的人,夜晚应酬,她因为脸色不好逃过一劫,在西湖边坐了很久;第二天例行预演,本市单位的讲解员负责给提前参观的人讲解。她的注意力全在熟悉动线、灯光、展牌和讲解词的修改意见上;第三天休息,第四天,正式开展。

她起了个大早,画完淡妆出了门。最后一次交接,她戴上耳麦,挂上笑容,深吸一口气——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闾阎安堵——繁城之下的市民生活’临展,我是本次的讲解员小广。说到市民生活,或许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清明上河图》;正因此图,我们得以一览古人的生活乐趣。自宋以来,世俗之风愈盛,画作中世情百态,或有不同、或有流传,更因地域而更为绚烂。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展厅,让我们一起体验南宋以来西川、杭州的市民生活吧。”

……

……

……

“……古代的中国有着明显的阶级划分,但正因生活富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愈发旺盛。在中央政府无法及时通达地方的时代,市民们先于政府、自发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在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上探索社会的上限,也为技术、科学、文化等孕育了滋养它们的土地。”

广回身,鞠了个躬:“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次再会。”

展厅处响起了掌声,有人说了几声“好”,有人小声说着“谢谢”,但很快,人群散了,三三两两地讨论着方才讲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