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秦时小说家> 第六百零九章 本源之力(票票来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九章 本源之力(票票来点) (1 / 2)

第三根手指伸出,并行一列,三功齐立,乃为大功。

看一个人,不要总看他不好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廉颇对于秦国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都是有大功的存在。

若然可以由此而赐封于他,其人虽死,也能够彰显秦国诸夏之心,这一点,自己早就与秦王政提过,吞并六国容易,但容纳六国之心难。

静!

再一次的寂静!

偏殿之内的文武重臣对于周清这番言语很是惊愕,原来……廉颇还有这般功劳,听上去,都感觉不差,但细细思忖,却又觉得怪怪的。

想要给予反驳,却又找不出反驳的点,偏殿之内,众人面面相觑,万万想不到武真君会有这么一手,按照武真君所言,秦国当大赏廉颇也。

“武真君之言,乃是俯览诸夏大势而为,以诸夏之心而为,老臣佩服!”

“大王,老臣以为武真君之策可行!”

数个呼吸之后,在众人仍旧细细思忖周清话中之意的时候,国尉尉缭率先朗朗一笑,亦是站起身来,拱手对着周清一礼。

当初自己之所以前来秦国,所为,就是在如今的诸夏七国中,秦国是最有能力一天下大势的国家,故而,自己前来秦国助力。

但自己所助力的不仅仅是秦国,更是诸夏!

倘若如今诸夏至强之国为楚国,为韩国,那么,说不准自己也会前往其它的诸侯国,一展所学,希冀能够以兵事之道将诸夏战乱尽快的解决。

故而,诸夏之心立下,尉缭率先明悟武真君所言,的确,廉颇之死,对于整个诸夏来说,是颇有意义的,如果秦国秉承诸夏之心,廉颇自该有大封赏。

面上掠过一丝敬佩,无怪乎武真君这般得大王宠爱,语落,对着前方的秦王政也是一礼。

“诸夏大势而为,廉颇……的确有不小的功劳,我王,若然赐封,也能够因此减弱山东六国的抵抗之力,也能够让山东六国希冀一天下之人看到大秦之心。”

“而秦国所付出的不过是些许封赏,启以为,武真君所言,不无道理。”

相邦昌平君自然也很快的明悟过来,从整个诸夏角度来看,廉颇却有大功,尽管其一生都在征战,而且杀戮秦人甚多。

但,他的死对于诸夏一统来说,有不小的推动之力,武真君之言便是要借助这一点,极力削弱山东六国的影响,说不准,秦国此令一处,还能够使得一些山东六国之人亲近秦国。

换言之,儒家的仁礼也浸染不少。念及此,也是起身,拱手对着秦王政一礼,总之,廉颇的死是注定了,如何削弱其不良影响,武真君所言字字珠玑。

“孔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武真君之言,廉颇舍生取义,实乃儒家纲要,合乎利益,奉行大义,此为大善,赐封廉颇,也可令山东六国那些追求仁义三代王道之人不生抵抗之心!”

随其后,长史李斯也是起身一礼,应对之策有了,那么,具体的措施与细节,就该快速而出了,口出儒家经典,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赐封廉颇以安山东六国之心,以合诸夏大势,寡人以为无碍。”

“但数十年来,身陨在廉颇手中的老秦人甚多,寡人觉得,若然赐封赵将廉颇,怕是会令军中老秦人心有不满。”

“毕竟,老秦人才是大秦视线诸夏之心的强大之力!”

静坐在上首的秦王政眉头微皱,于王弟之言,听着下首重臣先后而语,也很快明悟了,但如王弟所言,万事阴阳分立。

赐封廉颇之后,令的山东六国减弱对秦国的敌视,但也很有可能因此令的老秦人对自己不满,认为自己将重要爵位与封赏送与敌国之人,更是不合秦国法制。

比起山东六国的敌秦之心,自己更为在乎老秦人的忠秦之心,他们才是自己为之倚重的强大之力,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秦国。

“大王,玄清以为这是一个机会!”

“数年前,玄清就曾问过大王,若然秦国一天下大势,那么,诸夏是秦国之诸夏,亦或者秦国是诸夏之秦国,这可是截然不同的。”

“大王欲要一天下,那么就不能够将自己看作单一的老秦人,而是诸夏之人,军中将士的身上,也不仅仅是老秦人,更应该多上一份诸夏之人的身份。”

这个问题,周清觉得并不陌生,毕竟自己早就与之谈过,而且现在也正是一个上好的机会,数年来,想来大王对这方面的侧重并不如自己预料。

周清踱步偏殿之内,再次而语,大王所言之麻烦,实则是没有看向远方,缘由的岁月长河中,老秦人一天下之后,却都纷纷返回关中,以至于,大秦一六国之疆土,却没有一六国之心。

现今,大量精通法令的人员正在培养,阴阳共济,文官如此,那么,武将更应该如此,应该让老秦人知道为何而战斗!

是为了己身荣耀而战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