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的人居然屡屡的出事。</P>
朱元璋根本就无法容忍,朱标也是立马就站了出来。</P>
“父皇,这件事情必须要彻查清楚,不然东海商会的这些商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P>
“如果一旦他们开始闹事,那对大明来说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危机。”</P>
朱标的话让朱元璋立马就看到了希望。</P>
他若是有办法,现在就立马的要和朱瀚两人在微服私访一发,江南毕竟是最为富庶的地方。</P>
朱元璋平日里对江南一带的管控,从来都没有薄弱过。</P>
这命案和江南盐税的案子全部,都牵扯在一起,明显是冲着东海商会来的。</P>
朱元璋就算是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绝对不能够容忍这种事情发生。</P>
“那按照你所说,现在应该如何解决这次危机。”</P>
朱元璋现在倒真是来了几份兴趣。</P>
朱标缓缓地站出来,义正言辞地开始分析局势,如果商会屡屡遭受到这种重创,要是普通的商人肯定不敢再做生意。</P>
“父皇,儿臣认为必须要严惩凶手,现在便是最好的时机,尽快的去追查江南的案子,或许能够找出幕后黑手。”</P>
朱瀚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P>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默不作声,宋濂便也站了出来,他极力的便推崇让朱瀚去料理此事。</P>
“陛下,依臣之见,英王在东海会有着一定的声望,若能够令他出马去平定此事。肯定能够给商人们一个公道。”</P>
“江南不过是个噱头,但真正重要的是在根基面。”</P>
宋濂立马就分析出了,最重要的局势。</P>
有人会在这面大做文章。日后大明恐怕会遭受到巨大的重创。</P>
如此一来,应天府的威严就会被人一次次的开始挑战。</P>
那时候大明就再也没有稳定的机会。</P>
“一旦生意无法再做下去,那对我们大明来说简直是被人扼住了喉咙,日后恐怕再难发展下去。”</P>
大明早年间为了征战四方,花出去了不少的钱来购买粮草招兵买马。</P>
过去了这么多年,才稍稍的缓了过来,这也要多亏了东海商会的布局。</P>
他们突然间被人这样的暗算,恐怕会受到不少的波及。</P>
出了这件事情,没有谁会在这面去为此而付出代价。</P>
一次次的去把这些事情全部都解决好,早已成为了他们现在最大的目标。</P>
朱元璋听到宋濂的话,对他更是刮目相看,这无疑是解决了朱元璋的心头大患。</P>
“宋爱卿说的确实没错,英王可有异议。”</P>
朱瀚本想着静静的听他们的安排,没料到朱元璋心里其实早就已经做好了决定。</P>
自己现在有再多的想法,似乎都已经没有了意义。</P>
权衡利弊之后,朱瀚便将这件事情给揭了下来。</P>
“陛下,臣弟愿意赶赴江南一趟,调查江南商人被杀案和江南盐税之案。”</P>
“不过,臣弟想着将太子殿下带在身边,也好让他领略一番江南的风土人情。”</P>
朱瀚就是要让朱标能够多走动走动,天下江山,海阔天空,要让他能够被更多的百姓所熟知。</P>
日后才能够立威。</P>
这样的一个储君人选,才真正能够得到百姓的爱戴,也好能够增加他的声望。</P>
朱元璋早已看出了朱瀚的用意,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下来。</P>
朝中大臣自是没有人敢反对。</P>
散朝后,朱元璋便将朱瀚和朱标两人叫到了御书房,好好的嘱咐了一番这次江南之行。</P>
“你们去时,要带一批精兵强将在暗中好好的保护你们,让高飞这次尽快的能够安置妥当,时间刻不容缓,明日一早便立马出发。”</P>
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搞清楚这事情究竟为何。</P>
对江南的商人造就了如今的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