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往事> 第882章 假道伐虢取荆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2章 假道伐虢取荆南 (1 / 3)

【假道伐虢取荆南】

然我们再度聚焦到建隆三年(962)。

9月,11岁的周保权继承家业,统领南楚(原);11月,19岁的高继冲执掌荆南。

两个娃娃坐镇两湖,不取不舒服斯基。赵匡胤在派卢怀忠去荆南吊唁高保勖、慰问高继冲的时候,就秘密嘱咐卢怀忠,说一定要帮我探探荆南的虚实!(江陵人情去就,山川向背,吾尽欲知之)

卢怀忠回来后,对荆南现状做了详尽的汇报:

从军事上看,荆南只有三万军队;

从经济上看,典型国富而民弱,高保勖穷奢极欲、荒淫无道,不仅败坏了财政,更使得民怨沸腾,失去了民心;

从地缘政治上看,荆南始终没能改变四战之地的窘境,而他之所以存活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原与淮南、川蜀之间的势均力敌,荆南成为天然的政治缓冲区,再加上“高赖子”灵活多变(厚颜无耻)的外交手段,才能间于齐楚、夹缝求生。如今,中原、淮南、川蜀三方实力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中原一家独大,淮南残血跪地唱征服、川蜀躲在剑门关内瑟瑟发抖,荆南失去了纵横捭阖的土壤。

地缘政治是把双刃剑,均势时,地缘政治就是荆南“戏中原于股掌”的工具和筹码,狐假虎威、驾虎驱狼,四两拨千斤;而一旦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那么地缘政治将变成套在荆南脖子上的绞索,耳边回响着大国的低语,“太香了。”

所以卢怀忠经过充分的调研后,给出了最终结论——“其势危矣,取之易也”!

事实上,自柴荣开始,中原就已经收买了不少“荆奸”,培养了一大批“公知”,如今的荆南更是遍布“宋粉”,甚至连核心权力圈里也充斥着大量“精宋”分子,比如“皇叔”高保寅、托孤重臣孙光宪、梁延嗣等,这些人不仅主张要奉土归宋,而且还要快,当诸藩中第一个归顺的。

当时执掌荆南的高保勖虽然否决了这项提议,但仍然对大宋称臣纳贡,并且极为恭顺,赵匡胤找不出军事打击的理由。

赵匡胤毕竟是要脸的,否则他完全可以拿一小包洗衣粉,就说这是荆南秘密生产的化学武器;或者找一帮老弱病残孕,涂上猪血、抹上沙土,就说是被荆南军队洗劫的平民……

偏偏在这时,湖南的周保权发来求援信,主动邀请天朝出兵协助平叛。

“天助我也!”赵匡胤简直不要太开心。

12月,赵匡胤先颁布诏书,将周保权由武平军节度副使改为武平军节度使,正式官方认可了周保权对湖南地区的合法统治地位,随后派钦差大臣赵璲赶赴两湖地区,宣谕潭、朗,劝张文表改邪归正,同时诏令荆南高氏出兵援助湖南周保权。

就这?当然不。

如果张文表果真迷途知返,放下武器,归顺朝廷,那么一切又都回到了起点,两湖地区依然维持着表面称藩、实际独立的割据局面。

所以在短短几天后,公元963年正月,赵匡胤派卢怀忠、张勋、康延泽率数千人的前锋部队在襄州集结,随后便让慕容延钊挂帅,以李处耘为总监军,征讨湖南叛军张文表。

卢怀忠,前不久刚刚对荆南做了调研,得出“取之易也”的结论;

张勋,后晋时为权臣景延广(挑起“晋辽大战”)的亲信,后周时参与“三征淮南”、“北定三关”,宋初参与泽潞之战、扬州之战;

康延泽,沙陀人,他的父亲就是后唐名将康福,最大的功劳是镇守帝国西陲,因遭权臣安重诲的陷害而被边缘化,康福有种族歧视,自认为沙陀族是最高贵的民族,曾听幕僚一句“锦裘烂兮”而追出厅堂,怒斥道:“我是沙陀人,不是奚人。你才烂奚呢,你全家都烂奚!”

至于慕容延钊和李处耘,就不用多介绍了,“陈桥兵变”中的主要演员,赵匡胤的亲信。

从兵力的调动上,也可以看出赵匡胤的雄心壮志,除了天下最为精锐的中央禁军,还调动了安州、复州等十个州的地方军队。宋军将士们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把张文表淹死,很显然,如此兴师动众,这支军队的目标不是张文表,而是整个两湖地区。

大军临行前,赵匡胤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对宰相范质说道:“江陵四分五裂之国,我今日就要用假道伐虢之计,一举收复两湖!”随后,便秘密地给统兵将领下达了最高指示——两个我都要!

荆南高继冲接到了赵匡胤的诏书,便派大将李景威率领三千精锐水师奉诏出兵,李景威屯兵城外,等待与宋军会师。

次月,宋师主力道出襄州,总监军李处耘派丁德裕打前站,先行一步抵达荆南,告诉高继冲,说王师要借道荆南讨伐张文表,请荆南备下粮饷,在江陵城犒赏三军。

高继冲比较犯难,假道伐虢的知名度不亚于鸿门宴,于是回复说大军进城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慌,我们愿意供馈于百里之外。距离产生美。

李处耘再派丁德裕前往,故意把话挑明,“您难道是不信任王师?王师光明正大地受邀南下平叛,莫非您认为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