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历史故事有哪些> 第789章 耀兵太原(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9章 耀兵太原(上) (2 / 2)

中转站。代州、忻州的归顺,意味着后周不仅完成了对太原北面的包围,更是切断了北汉与契丹的连接纽带;

而至于太原的东面,则是巍峨绵延的太行山天险,太行山东面一直都是后周的控制区。

也就是说,柴荣的北伐号角刚刚吹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侵占了北汉的半壁江山,更是对太原完成了战略合围。

原本在河道团战(高平)中将北汉团灭,柴荣只想趁机带线推塔、偷龙、反野,给北汉造成持续压力,以扩大战果,却没料到不仅清光了对方的野怪,三路兵线也都推掉了高地塔,目标水晶。

于是,柴荣立刻调整了战略规划,动了一举攻克太原、灭掉北汉的念头。

而要想灭掉北汉,最为棘手的问题却不是北汉的挣扎,而是北汉背后的干爹——契丹。

“维持现状”才是契丹最大的利益诉求。契丹幸中原之多事,利中原之乱久矣,中原的统一是他最不愿看到的,无论是后周消灭北汉、还是北汉消灭后周,宏观来看,都会削弱契丹对中原的影响。只有双方拉锯争夺,才会对草原霸主存在依赖,契丹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向契丹称臣的北汉自然不用多说,即便是中原王朝,也不得不尽力讨好契丹,换取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如今,后周大有统一北方之势,北汉岌岌可危,这就伤及到了契丹的根本利益,所以这次契丹必然一改往日出工不出力的敷衍态势,会尽其所能地抗周援汉。

于是,代州、忻州,才是“太原之战”的关键战场,要想吃掉太原,就必须把契丹人挡在代州、忻州之外,而一旦二州失守,那么“太原之战”将会演变为“周辽大战”。

后周和契丹都没有做好打一场如此大规模战争的准备,因此,代州、忻州的成败将成为“高平之战”的休止符。

柴荣非常清楚代州、忻州的意义,所以才会派遣精兵悍将,进驻忻州。

英雄所见略同。契丹方面也非常重视代州、忻州,再派耶律敌禄援助北汉,并加派南院大王耶律挞烈助之。

既然更北面的代州才是北汉与契丹的交通咽喉,柴荣为何不派军进驻代州,而是退而求其次地驻军忻州呢?

这是因为在忻州和代州之间,尚存有契丹的军事力量。

在北汉的重要城镇中,都有契丹驻军,就好比灯塔国在棒子和倭国有驻军一样,名义上是帮北汉政权看场子,实际上则是监督北汉、搜刮北汉。

早在耶律敌禄从高平撤退的时候,就怀疑代州防御使郑处谦意志不坚定,有“变节投周”的嫌疑,于是就派契丹铁骑接管了代州的城门,并邀请郑处谦前来议事,为他摆下鸿门宴,准备擒杀之。

耶律敌禄接管城门的做法,大大刺激了郑处谦,而“鸿门宴”的老套路更是班门弄斧。于是郑处谦伺机“兵变”,先下手为强,杀死驻守的契丹兵,夺回城门控制权,拒绝耶律敌禄入城,并派人联络后周,表示愿意投降。

耶律敌禄只得率领数千无家可归的契丹骑兵游荡于忻州与代州之间,上奏契丹朝廷,于是契丹派来南院大王耶律挞烈。

换句话说,代州虽然向后周投降,但后周尚无能力实际接管代州。后周必须先接管忻州,然后再击溃忻州与代州之间的耶律敌禄,才能打通与代州的连接。麾下数千契丹铁骑的耶律敌禄,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后周大将符彦卿率领一万多人的步骑军出忻州北上,驱逐耶律敌禄。耶律敌禄避敌锋芒,退保忻口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