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节日,但他们仍有不同,从唐人王表诗句就可以看出两者区别:‘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不管他们有多大的不同,南宋后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成了中国最大的祭日。
有诗人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道出清明节伤情,但它也是生机勃勃的节日!】
汉
吕后放松着难得的闲暇时光,听着唐朝诗句,反复念叨几次后认同道:“难怪后人要说唐朝文盛,仅仅这一句千树雪、万家烟,就道出几分盛诗意。
她阖目沉思:天幕后人言谈有序,说话极有条理,又推崇教育,看来朝廷可利用此计划扩大官学,早日为大汉养出人才。
不过兴学之事急不得,如今大汉内忧外患,诸多国事要件件解决,她不能慌,慌了大汉就乱了。
【清明这天扫墓,要在坟包上插朵纸花,以示此坟有人祭祀。
然后供上祭品让先祖享用,再拿出香火纸钱烧给先祖。
古时纸钱多为金元宝黄纸,而近代则多了一项:玉皇大帝发行的天地银行冥币。
现在咱们的冥币在国外当做福运,没事给自己烧烧,给亲朋好友烧烧。
当然也要给先祖烧,让他们保佑自己】
朱棣都瞪大了眼:烧纸钱给自己?
哪有自己咒自己的?
还有阎王爷管得了国外鬼吗?
而民间在震惊后发现,这天地银行上的玉帝,就是上次天幕播西游记里的玉帝。
难道他真的玉帝?
【扫完墓后,就是快乐的清明活动,在这一天人们忙着呢!
插柳:清明时节天好但也要防止它雨纷纷,所以折枝柳树插在屋子里做’天气预报’:
柳条青,雨蒙蒙;
柳条干,晴了天;
而且清明节又是百鬼出行日,手上有柳就能驱邪避秽,正所谓‘去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如果手上没柳条,那得小心了,民间传说,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
清明节,你戴柳了吗?】
民间
听到仙人问他们戴柳了没,众人连忙大声答道:“戴了戴了,不仅戴柳,还要吃啥子呢。”
其中一蜀商笑道:“咱们蜀中与中原不同,我们那吃‘欢喜团’,把米炒了作粉捏成团,再用红穿上,最后在团上点各色圆点,名为‘欢喜团’。”
“南方有俗语:清明螺,抵只鹅!”带着口音的南方文人慢条斯理地说着乡情:“清明节螺未产卵,是味道最为鲜美之时,将螺或炒或煎,俱是一道美味。”
“俺们吃枣糕。”
“我畲族在这天要吃‘乌稔饭’,你们呢?”
...
【当然清明节更重要的是踏青放风筝。
放风筝是多么快乐的活动,老人小孩齐上阵,你一个我一个,快快乐乐放上天!
从鲁班做木鸟分天,到现代风筝款式变得超级丰富!
有燕子式、蜈蚣、骏马式,只要工厂敢做咱们就敢放,各地还有风筝节,
大伙齐齐放风筝,看谁放得高!】
唐
武则天听到熟悉的踏青曲子奏响时,眉头舒展开来。
先前讲述时天幕放出好几首曲,独这首‘踏青’被众人口耳相传,不少人等着来年出游高吟此曲,没想到今日又听到它响起。
心情正愉悦时,突然听到隐约有跟和声一怔:“怎么了?”
狄仁杰轻声回道:“应该是宫外百姓应和踏青神曲。”
“当应”武则天微笑着点头,也跟着天幕哼唱:“烟花二月去踏青呃耶耶,风光无限少年心...”
只是唱着唱着声音熄了下去,无他,被天幕上的鲲鹏和天马震撼到:后人竟把他们放上天?
甚至还有望不到头的‘龙风筝’?
唐人瞳孔张大:它们怎么飞上去的?
【对古人而言,清明节重要看点是荡秋千。
荡秋千最早叫千秋,取健康长寿之意,后来为避忌讳改名叫秋千。
荡秋千不仅仅是简单上下动作,而是在秋千时做出各种动作,秋千晃动时系在绳子上的彩带随风飘荡,远观下如同一只花蝴蝶,极具观赏性。
除此之外还有射柳、斗鸡、蚕花会、蹴鞠等活动,这些活动除了蹴鞠还算传承下来外,其他目前并不举办。
至于蹴鞠演变的足球…】
天幕声音突然变得怪异:【女足咱们是铿锵玫瑰,对于男足…我只能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蹴鞠高手刘邦:
蹴鞠先锋汉武帝:
蹴鞠爱好者汉元帝:
生病也要蹴鞠的汉成帝:
行军也要蹴鞠的霍去病:
宋
最初苏轼还未明其意,心绪几转后猛地笑出声:“后人也太促狭了。”
那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