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集治渠经费而奔波。
天幕打趣了句:【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它山堰被认定为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除它山堰为唐朝水利外,其他都是老秦人撸起袖子造出来的水利工程。
如果有时空通道,我希望请秦人来监工建造,给钱的那种。
以秦朝的认真劲,肯定不存在豆腐渣工程】
秦
秦始皇嘴角一抽:朕真能到后世,朕不介意遣黔首为尔等服役。
至于...后人说的钱财,朝廷自不贪那点小钱。
对天幕的提议,秦始皇乃至朝臣很淡然,他们知晓后人只是说笑,但秦民却是真心期盼自己能到仙人处干活。
有钱拿啊!
大秦越大他们的日子越不好过,要不是最近陛下开了‘玄生大会’,颁布一系列利民法令,还减免各类赋税,未来生活还有期望。
否则在得知秦后有汉有唐的朝代时,他们就跟着六国反秦了!
现在听到‘灵渠’由大秦建造,百姓纷纷苦起脸,祈祷自己千万别被朝廷通知服役修河。
修河建渠是要死人的!
【在水渠、蓄水类工程中,百姓对此抵触并不会太大,因为他们修建成功后自己也能受益。
但运河类的水利工程,对百姓而言是从心底抗拒的徭役,因为修河建坝从来不是一个好差事。
以灵渠为例:灵渠渠道工程艰巨而复杂,南渠修建不仅要劈开阻路山崖,遇到山石拔高处无路可绕时,只能从高山处劈出河道。
在古时无机械、无炸药的情况下,全靠双手和简单器具开凿,其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即使换到现在,我们有各项机器相助,辛苦干活时仍要骂几句发泄发泄,更何况古时呢?】
民间百姓:仙人说得对,咱们还得自带干粮赶路,苦啊!
【纵观灵渠史载的24次维护中,仅一次维护时达到百姓官府俱欢喜,为何?】
不等天下人猜测原因,天幕直径给出答案:
【人家鱼孟威给钱啊!
唐懿宗时期桂州刺史鱼孟威想要修缮灵渠,主要考虑两点:
1.不能大肆动用正赋消耗府库钱财;
2.为能役穷人伤和气;
所以他以‘约工费,积刀布’的方式来筹集款项,以军队修缮为主力,再用钱雇佣百姓做劳力。
在修缮选材上他听从刘君素的建议,放弃竹片碎石头等物,选用巨石、坚木对灵渠进行全面疏浚。
同时又新增十六座陡门,让灵渠焕然一新,把船只不能行的河道改为百斛大舸来往无滞】
唐
鱼孟威没想到自己末名竟被仙迹提及,更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刘素君?
他默默地念着三字,忆起他是位级别不高的官吏‘末效’。
末效啊,鱼孟威沉沉地叹口气,应该是本地戍卒,而不是他地服役者。
他得让人请来好生商讨如何治理灵渠才是。
去岁他才到任不久,已戍防桂州三年的戍卒想要还乡与家人团聚。
却被徐、泗观察使崔彦以军帑空虚发不出军费,让戍卒再留一年。
消息传出戍兵震怒,军校赵可立等人率军发难,杀都将北上还乡州官不能挡。
史称‘桂林戍兵起义’。
【鱼孟威的翻修工程总耗费五百三十余万钱,在众维修数中已是大额花费。
但对比百舸争流的航道,并兼带的灌溉排洪等效果,其性价比以是超高。
对于两岸百姓而言,灵渠通畅就少了拉船徭役,并且来往商船通行总要吃喝,自己家也能有些进项。
可不是皆欢喜?
像那种既不能给钱,还不管老百姓死活使劲崔的,不仅当时百姓骂,到现在咱们也骂!
你说是吧隋炀帝!】!
只是北渠渠体很短,仅两公里余,历代航运更多的是南渠长约33公里。
除了两渠外,灵渠的主体工程有大小天平、陡门、铧嘴、秦堤及泄水天平。
灵渠让人惊艳的构想有两处:
陡门和天平坝
陡门:它何时修筑尚无定论,文献中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唐朝,它就是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运河船闸。
河运上的陡门(也叫‘斗门’)是为了解决船只航行问题。
它把水分段如同阶梯储存起来,当船只通往上游时则先关闭后闸,再开启前闸让水流平,让船只通过。
船只往下游通行时:则先开启前闸让水流平,再关闭后闸让船只通行,这样就能解决枯水期航行问题】
【最奇特的是灵渠天平坝:集拦水、泄洪、自动调节水位的功能三合一。
能排上游多余的河水可漫过天平坝,排入海洋河故道不给下游带来洪水威胁。
又能使渠水位长年保持在1.5—1.8米的高度。
相当于灵渠大坝如同一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