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宰相之位?
天幕说的人根本不是他,他立志要超越太宗,怎么会如此昏聩?
【李林甫能做稳宰相位置十八年,除了唐玄宗不想费心更跌人事关系外,他还有个特点:他比之前的贤相会收敛钱财!
贤相治国水平好,也能约束帝王,如叭叭叭冠军魏征,临终谏言的房玄龄等,他们约束让帝王欲望,让其保持清醒不膨胀,但他们有个致命缺点:财政开源能力不行!】
天幕再次显出一段影像:
唐玄宗的小人像坐在御座上:“朕要赚钱!”
贤相小人像:“陛下陛下,咱们节源吧!”
把朝廷上下官员裁掉一些!
少打点仗,就能节约好多好多小钱钱!
各衙门及陛下你都省省吧,官员们少花些,学习太宗陛下节俭风,朝廷支出就又少一些。
刚刚进谏减少出兵的宰相姚崇,看到天幕影像脸色变得铁青,殿内群臣的目光都悄然落到他身上,可他却无可奈何,只能僵硬着脸继续听着天幕讲解。
天幕轻叹:【当朝廷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想要削减的数额是非常有限,唐玄宗无魄力深化改革土地、财税,又想增加财政收入的情况下,必然会遭到贤相拒绝,原因很简单:
他们认为开源财政就意味着对民间剥削,宁愿节流不愿开源。
帝王与贤相的需求不同,让唐玄宗在后期选宰相时,偏向于重理财的官员。
像开元九年首个聚敛宰相宇文融,就是唐玄宗的钱袋子,此类宰相既有正面的开源效果:
如:宇文融拿隐户开刀:三年时间清出户口八十万,并收取十二亿钱补缴钱,此钱数量占据国家财政收入一半,此外还有近九十万亩土地。
也有反面的压迫民生效果:如开办粮食‘常平仓’,把粮食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等等。
这些聚敛能力强的宰相会顺从,甚至鼓动帝王发展欲望,使帝王能依附他们,从而保障自己地位及荣华富贵。
如唐玄宗严恶宇文融乱结朋党,于是将他贬往他地,但不久后又重新启用了他,谁让他能满足唐玄宗需求呢】
汉
刘彻抬手按了按眉头:宇文融这类官员是把双刃剑,全看君主如何用。
若放到他手中,使用期限不超五年,就该为政事背锅下地狱,根本不会给他们发展壮大的机会。
臣子在位时间长
了,做皇帝的会不安。
唐玄宗居然敢任十八年的宰相,甚勇也!
?想看南漳的《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吗?请记住[]的域名[(
【4.寒门无出路,百姓余死路
隋唐时期处于豪门贵族影响力不断下降,各种新兴势力力求向上的时代。
但新兴势力并不是那么好出头,即便有了科举,但科举试卷并不糊名,从根本上讲就是不公平。
唐共开科举273次,总取士8455人,其中进士6692人,诸科1569人,另有秀才29人。
其中关陇地区的整体录取率,远远高于山东江南士族,到玄宗后期时,朝廷科举更是如同虚设。
并且宰相李林甫,为保证地位不惜贡献出一个成语:‘野无遗贤’。
唐玄宗想招天下之才为大唐出力,结果李林甫上表:诗、赋、论三科举都无人考中,天下的人才都被陛下网尽,所以野无遗贤】
陈雪一脸嫌弃地补刀:【偏偏咱们‘诗圣’杜甫也参加了这届考试,在诗策一道上竟然榜上无名。
不得不说大唐做官的要求还真是高,高到大量不得志的士人只能投奔边关,或是各节度使,以期得到进身之阶。
如投奔安禄山的高尚贫困不得志,多方奔走下始终看不到出路,曾放下狠话:我高尚宁可造反而死,也不愿吃草苟活】
秦始皇:诗圣啊!流下羡慕的泪!
刘彻惊讶:哇!先有个诗仙李太白,现在又有诗圣杜甫,大唐文学如此厉害吗?
他环视殿内,摇头不服:输了啊输了啊!
唐
李世民只觉眼前发黑:身为帝王为何不纳谏听言?
唐玄宗听信谗言之举,岂不说明朝中无谏官敢谏言皇上?
想到此处,他忍不住一拳砸在案上,怒道:“朕常担心个人喜怒而妄加赏罚,所以希望诸卿极力行谏,而唐玄宗却信可笑的野无遗贤,真是昏聩无能!”
他的话群臣无人敢接,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到诗圣杜甫上:不知后人讲述大唐诗歌?
总觉得大唐诗句似乎非常厉害...
【这也是为什么安禄山起兵次年死后,战乱还延绵七年的根本原因之一,要反大唐的不仅是安禄山,还有无出路的寒门及百姓。
甚至大唐的覆灭,也是因为落第学子黄巢不忿,写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