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尼婆罗)胡兵,领着不足九千人大战印度阿三。
三天后斩敌三千余级,俘虏1万多人,攻克580座城,将国王、王妃、王子等万余人,牛羊三万头到长安进献。
结果立功后,就只升了个五品的散朝大夫闲职,连个史书传记都混不上。
但是人家印度人怎么看待此事呢?
王玄策捉走阿罗那顺后,原本统一的曷利沙帝国崩析分离,逐渐解体。
言语之下指若不是唐使,北印度还是泱泱大疆帝国。
王玄策:怪我喽!】
秦
秦始皇冷冷地扫过殿内群臣:“天下游士言朕不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暗地想要倾覆大秦,重回叱咤春秋。
看看大唐,各方茂才可埋没?”
汉有张骞,唐有王玄策,大秦呢?
有谁?
难道还要把相国张仪拉出来撑场面?
朕躁!
…
一番犀利之言让群臣无话可说,他们狭隘了,世界之大何愁自身无立功之机?
看看天幕展示出的唐臣事迹,再看看大秦寥寥几句…臣子相较,他们输了啊!
唐
面团团长孙无忌恍惚地扯住魏征:“天幕说的是真的?”
他大唐真那么厉害?
怎么他就不敢认呢?
魏征没好气地横了面团团一眼:“后人说的你不信?”
不是不信…而是…长孙无忌神情茫然,随即化为狂喜自豪:大唐真棒!陛下圣人也!
天幕语气微微平静:【贞观一朝,武将功绩劳高却不被唐太宗猜忌,为何?
因为军功方面他就是最厉害的那个啊!】
天幕上展出一排军功业绩:
大业十一年
,十六岁雁门献策救隋炀帝;
大业十二年,十七岁平定山西叛乱;
大业十三年,十八岁率兵驰马击破宋老生军阵,直取长安;
…
武德四年,二十二岁在虎牢关以少胜多,击溃窦建德十余万大军;
…
武德七年,二十五岁,施反间计智退突厥大军进犯;
秦
看着天幕上一件件傲人军功,秦始皇眼眸猛亮又随之熄灭:能文能武,又是秦王…
可惜不是他儿子!
他扫过看得认真的扶苏,心下叹气:要是扶苏有汉武帝政见,唐太宗军事之才,那他对大秦就放心了!
可惜没有…他抬起头,非常惊叹是唐太宗的纳谏能力。
从战场下来的帝王,竟有那样的容人之量…秦始皇指腹无意识地在案面上摩擦:为什么会有如此胸怀?
是因为他的童年吗?
他自诩能纳谏,可是要做到如唐太宗那般…
唐
李治非常认同此话,他面色得意地对武后道:“大唐江山数半是耶耶打下,耶耶打仗总是一马当先,披血厉雨…”
也正因为耶耶征伐太过,伤了身体早早去世。
他抬起头望着天幕:好想再跟耶耶说说话啊!
天幕你把朕心愿发展到耶耶跟前啊!
【在龙凤猪帝王组合中,唐太宗是真正的‘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马上定乾坤’的耀耀帝王。
军功之盛,盛到唐高祖特意取‘天策上将’彰显他军功荣耀!
说句不客气的话,一个站在顶端俯瞰世界的男人,会惧臣子功勋太盛?
贞观一朝,有房谋杜断的名相、有诤诤谏臣的魏徵…亦有‘孙吴韩白,卫霍李岳’中的李靖,也有异族将领契苾何力等人…
无论是原政敌的属官、隋朝将领、中亚民族…他们都化为星辉臣子,拱卫唐太宗这颗天可汗,君臣共同开启华夏史上最明亮的盛唐大门,难道不值得人称颂?】
汉
刘彻摩挲着下巴表示:唐太宗用政敌官员?
嗯,有魄力!像朕!
汲黯等会儿一言难尽:哪里像你了?
怎么不像朕?刘彻理直气壮:用人不问出身,只看才干怎么不像朕?
唐太宗用人前身好歹是官,朕用人有放牧的(丞相公孙贺)、卖柴的(朱买臣)、流浪者(赵破奴).
【唐太宗之后,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也被称为天可汗,但这个称号却没了统辖草原的政治意义,只剩下尊称含义。
贞观四年东突厥被灭,拔野古、仆骨、同罗、奚、靺鞨等部族率众降附大唐,诸蕃咸请唐太宗上尊号天可汗!
天可汗,是游牧世界最高称号,在游牧人眼中,只有唐太宗当得真正天可汗】
天幕微微停顿,补充一句:【可以说是‘古今唯一的天可汗’。
但唐太宗认为皇帝是比天可
汗更高一阶的称号。
所以他对外都用:皇帝天可汗宣制四夷】
李世民: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