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三国骁雄韩遂全文阅读txt> 第九十二章 深潭之水不可测韩家新首大拜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 深潭之水不可测韩家新首大拜年 (1 / 3)

回到狄道宝统坞堡,韩遂等三人洗了热水澡,和宝统等狄道庄苑要员一起大宴欢聚一场。</br></br> 韩遂和宝统去拜访狄道县县长贾演,商量因长安没有很好的私塾还是送子去洛阳读吴佑私塾之事。</br></br> 贾演进内室和妻子张桃议了一会出来,同意了。张桃开始为子贾思准备行装。</br></br> 韩遂请宝统派人护送成公英、贾思去洛阳上私塾,成公家家丁成公申、贾家家丁贾忠跟随前往。</br></br> 韩遂写信给在雍县训练部曲的尉迟伯那,调回金城商议各地部曲训练之事。</br></br> 次日中午睡醒,韩遂单独把早已从索头部拓跋大本营回来的拓跋银叫来询问打探的消息。</br></br> 拓跋银告诉韩遂:“那天,天女送给拓跋诘汾大王的包裹是包在襁褓里的一个二个月大的男婴,正是一年前天女与拓跋诘汾大王同帐所孕之子。</br></br> 天女对拓跋诘汾大王曰:这是汝子,望善加哺育照料。子孙相传,会世世代代做王上王。</br></br> 拓跋诘汾大王请求天女留宿,天女曰:吾非凡人,乃天女,奉命送子,即刻回去复命,再无相见之日,望君保重。</br></br> 拓跋诘汾大王回大本营后给男婴起名为拓跋力微。</br></br> 拓跋金反复嘱咐吾只可讲给韩公子,千万不可传外人。”</br></br> 韩遂听完顿时感到一阵阵眩晕,张着大嘴发楞。拓跋银见状乖巧地退出屋去。</br></br> 韩遂感到心烦意躁,走出坞堡,独自骑马走进森林。</br></br> 骑在马上,韩遂癫癫疯疯、痴痴笑笑地反复唠唠叨叨:“什么王上王,明明是那个,这个拓跋银也是个会说话的娃,犯忌的不明说罢了。</br></br> 想想看,这世上竟有这等神人、神事、神局!</br></br> 凡女怎舍得送子?难道这个男婴竟会成为王上王?”</br></br> 想着想着,韩遂不觉出了一身冷汗。</br></br> 溜一个下午的马,韩遂终于想通了,一是此事如同笄头山潭水,深不可测,只能暂时相信天女不是凡人;</br></br> 二是已力所及的就是抑制拓跋氏,或埋下一计使这个拓跋氏索头部离开凉州回大漠去。</br></br> 韩遂牵着马向回走,信步在林间。</br></br> 挺拔的树木幽静地矗立在黄昏晚霞的天空下,张开无数的枝臂,仿佛拥抱着太阳。</br></br> 余晖象一丝丝红沙,穿过金黄的枝叶,洒脱大方地撒落在枯草地上。</br></br> 感受着夹拌着泥土的芳香的清新空气,韩遂渐渐恢复了心情。</br></br> 韩遂告别宝统及家人独自带着六匹宝马经枹罕回金城,让拓跋银在狄道乘船直接返回金城。</br></br> 回金城的路上,经过枹罕县罕羌大本营,拜见罕羌王滇木,赠送长子中大将滇明、次子左大将滇允、少子右大将滇山各一匹大宛马后代,三公子非常高兴。</br></br> 去河关的路上,经过枹罕义从胡宋家大本营,见过宋琨,赠送宋琨子宋建一匹大宛马后代。</br></br> 共送出四匹马,韩遂兑现了之前的承诺。</br></br> 韩家与罕羌虽尚未联姻,关系可以逐步建立。</br></br> 回到金城已是十一月底,韩遂稍休一天就风风火火赶到新地视察一百万亩地开垦的进度,韩范、韩谷陪同。</br></br> 在韩家的地块里,二万羌劳力和二万头耕牛同时在翻耕草地,加上金城其它十八家的草地同时在耕,人山牛海,场面十分火爆。</br></br> 韩家给羌劳力按一百个区块建起了一百个村落,便于休息和吃饭。</br></br> 羌劳力们干劲十足,纷纷表示地层完全封冻前保证垦完一百万亩地,来年开春就可播种粟米。</br></br> 韩遂很满意返回允吾。</br></br> 韩史来信,喜得一子,起名韩柯。出生数日就会呐喊,故起字为“可呐”。韩遂回信祝贺,这是叔伯家四兄弟所生的第一个儿子。</br></br> 韩家之前已通知张掖居延属国、狄道也开始主动送来余粮和草料出售的收入。</br></br> 长安韩记店已铺成功转型为金银兑换店铺,帮助各地把收入的钱币兑成黄金再运回金城。</br></br> 韩理向韩遂汇报了十月底各地送来的收入:</br></br> 金城坞堡:</br></br> 西域贸易收益支付金城各项杂支。</br></br> 布帛币库存四万匹,另有一万匹已取提出交给造制苑总管韩盖。</br></br> 粟米库存余粮维持在六万六千石,做机动支出和周转;</br></br> 金城军需:上缴黄金三千斤;</br></br> 金城新地:</br></br> 与金城分开核算。十三万零八百亩粟米田。</br></br> 所产之粮,送给烧当羌十万石粟米,新地居民、护院队、新迁过来的复合弓工匠、羌俘及家眷、流动人口等按四千四百人自用七万六千四百石,支付二千羌劳力开垦、种植和秋收用粮一万八千石,净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