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往事小说txt下载> 第932章 敲钟运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32章 敲钟运动 (1 / 3)

【敲钟运动】

李璟有十一个儿子,长子李弘冀,毋庸赘述,959年7月离奇暴毙;

次子李弘茂,容貌秀彻、骨骼惊奇,擅长诗词,不喜军事,性格沉稳,少年老成,与高调张扬的大哥李弘冀形成鲜明对比,很有仁君风范,据说很多大臣都希望将来由他继统。

李璟同样很喜欢李弘茂,一次,李璟请一位着名僧人——木平和尚,给他推算寿命,木平和尚掐指一算,写下了“九十一”三个大字,李璟大喜,认为此子能活到91岁。结果几年后,李弘茂就因病去世,享年19岁。众人方悟,老和尚真没骗人,应读作“一十九”。

老三、老四、老五,皆早夭,史籍上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第六子是李从嘉,也就是李煜。

长子李弘冀死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就该由第六子李煜承继大统。但这其中还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的。

李煜有个同母弟,名叫李从善,排行老七,他成为李煜登基之路上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我们对李煜比较熟悉,善文学、精通诗词歌赋,着名的文艺青年,但不知兵事,军事小白;而他的这个弟弟李从善,却“尤喜武略”,这哥俩有点儿像曹植和曹丕。

“三征淮南”之后,李璟派李从善带团出访后周,正好赶上“陈桥兵变”,见证了大宋的建立。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后周爹、大宋爹,都是南唐的爹。李从善对赵匡胤毕恭毕敬,礼数周全,代表南唐承认了大宋宗主国的地位,并承认大宋继承了后周与南唐签订的一切城下之盟。赵匡胤对李从善使团厚礼相待,特意派遣翰林学士王着礼送其归国。

陪同李从善出使的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他就是钟谟。“四凶五鬼”虽然覆灭,但钟谟凭一己之力,开启了“后四凶五鬼时代”,将南唐黑暗的政治斗争加以延续。

“三征淮南”之初,钟谟与李德明奉李璟之命前去和谈。在目睹了后周势如破竹的攻势后,二人擅做主张,答应割让江北全境以求停火,于是,柴荣将钟谟扣留,而放李德明回昇州传话。

李璟对二人在外交谈判上的擅专行为非常恼怒,“四凶五鬼”集团趁机煽风点火引导舆论,给李德明扣上卖国贼的帽子,斩首示众。

然而战争的最终结果还是割让江北全境,竟与钟谟、李德明当初的提议一模一样,而这期间,钟谟一直被扣押在后周,柴荣厚待于他,并让他充当两国谈判特使,往返于汴州、昇州,最终促成了和谈。于是钟谟就成了两国友好的形象大使、友谊桥梁,李璟也不得不重用钟谟而打压主战派的“四凶五鬼”,借以向后周示好,推进和谈。

血债血偿,得势的钟谟吹响了向“四凶五鬼”集团开战的号角,在李璟面前痛陈宋齐丘、陈觉、李征古等人的罪恶行径,追究其乱政之罪,最终将“四凶五鬼”集团扳倒。

前文说过,“四凶五鬼”集团只不过是李璟的政治工具,他们的呼风唤雨和轰然倒塌都在李璟的翻掌之间。同理,现在的“大红人”钟谟,也只是一个工具人,一枚棋子,可他却没有悟到。

钟谟建议为李德明同志昭雪平冤、恢复名誉,李璟照做。为李德明恢复名誉,就等于为钟谟恢复名誉。

次年,钟谟再次作为和平特使出访汴州,酒席宴前,钟谟媚态百出,当场为柴荣献诗一首,其中一句“归去老陪臣”把李璟恶心得不要不要的,史籍说“元宗(李璟)闻而恶焉”。李璟的内心独白是:我不反对你当狗,但你要明白你是南唐的狗,不是后周的狗,别哭错坟。

柴荣曾问钟谟,你们南唐的军备恢复了吗?

钟谟赶紧装孙子,说我们现在已经跪地唱征服了,哪儿还敢鼓捣这些?

柴荣大度地表示,回去告诉你家主子,城防军备还是要搞的,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天朝相信你们的诚意,不会有误会的。

钟谟回国后,当然要往自己身上揽功,说多亏了我的唇枪舌剑、连哄带骗,才让后周同意咱修缮城池、扩军备战。

李璟表面上对他赞誉有加,给他加官进爵,让他成为文官一把手(知尚书省事),私下却对他卖主求荣的谄媚嘴脸厌恶至极。

钟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是自己劝退了大宋,拯救了风雨飘摇之中的南唐,以南唐的救世主自居,丝毫没有觉察到李璟的笑里藏刀。

后来李璟让李弘冀执掌军政大权,钟谟认为南唐就要变天了,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羽翼安插进核心权力圈,比如把自己的亲信阎式安排为司议郎。司议郎,乍一看不是什么大官,只是小小的正六品,但“司议郎”的实际权力却很敏感——“掌侍从规谏、驳正启奏等,百司关启必由之”。也就是说,文武百官的奏折要先交到他这里,经他筛选后,才能交到当权者手中。

还没等李弘冀架空李璟,钟谟就先要架空李弘冀。吃相太急、太难看。

李璟听说后,对钟谟更加反感。如果换了别人,早就死了好几回了,但钟谟是中原大国眼中的网红外交官、和平形象大使,在一定程度上,钟谟就是中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