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合集> 第954章 烛影斧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4章 烛影斧声 (2 / 3)

德芳同样是突然暴病身亡,年仅22岁。所以赵光义日后就无法把皇位传给弟弟或者赵匡胤的儿子,而只能含泪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这三个原因是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也是太宗弑兄夺权阴谋论的底层逻辑。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开始捕风捉影,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编织出广为流传的“烛影斧声”。

其次需要强调的是,“烛影斧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里经过了多次的演化和改良。

据权威史籍记载,976年10月初,赵匡胤突然“不豫”,然后在10月19日这天派心腹宦官王继恩在建隆观设黄箓斋(一种道教仪式),当天傍晚紧急召见赵光义入宫议事,入夜后赵光义离开,深夜四鼓(10月20日凌晨2点左右),赵匡胤驾崩。

宋皇后急命宦官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不料,王继恩出卖了宋皇后母子,他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径直来到晋王府,召赵光义入宫。赵光义狐疑不定,不敢入宫,在王继恩的一再催促之下才勉强入宫。

当听说王继恩带人入宫,坐卧不安的宋皇后迫不及待地迎出门来,“德芳来啦?”只听王继恩回复道:“晋王来了。”话音未落,宋皇后就看见了王继恩身后的赵光义,错愕中,宋皇后哭道:“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在官家手中了。”赵光义也哭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注意,“官家”是后妃对皇上的称呼。也就是说,在见到赵光义的那一刻,宋皇后就笃定赵光义要柩前即位了。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小细节,稍后展开。

天亮后,赵光义宣布即皇帝位,历史进入到了太宗朝。

以上是司马光的版本,虽然比《宋史》更加详实,但在关键的问题上——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太过简短。于是,在过了一百多年之后,终于有当事人回忆起了当晚的情况:

那是一个没有太阳的雪夜,赵匡胤与赵光义在屋里喝酒议事,他们屏去了宫娥太监等一切闲杂人等,屋子里只有他们兄弟二人,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透过窗户上的人影,似乎看到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并疑似发生肢体冲突,赵匡胤似乎用什么东西砸向赵光义,而赵光义闪身躲过,就听赵匡胤怒吼道“耗子尾汁!(好为之)”片刻之后屋里就响起了赵匡胤打鼾的声音,而赵光义也就留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就被发现不知何时气绝身亡,赵光义召集群臣,宣读了遗诏,遗诏是让他即位,赵光义还让群臣近距离瞻仰了赵匡胤的遗体,据说如同出水芙蓉一样(玉色莹然如出汤沐),暗示赵匡胤是自然死亡而非暴力致死。

在这种说法中,赵光义具有明显的作案动机和明确的作案时间,但也强调赵匡胤是自然死亡。

史料相互矛盾,史学家各执一词,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乐趣。下面我们就将抽丝剥茧,试图寻找历史的真相。

首先从史料的成书背景入手,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他的观点是“赵光义绝对无辜”,那一晚赵光义不在宫中,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而且对于赵匡胤的驾崩和被邀请入宫,赵光义表现得极为惊诧和恐惧,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瞻前顾后,证明赵光义事先不存在什么阴谋。

南宋时的李焘首次将“烛影斧声”引入《续资治通鉴长编》,于是“启千古之论端”,而到了明朝,程敏政的《宋纪受终考》则“诋之尤力”。

简单提炼一下:案发时的北宋,人们全都相信官方说法;到了二百多年后的南宋时候,人们才开始捕风捉影,添加了“目击者”的回忆,证明赵光义具备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而在过了六百多年后的明朝,才有了赵光义弑兄夺权的明确指控。

大宋朝的第一次皇位更迭是兄终弟及,此后便一直是父死子继,神器始终在太宗一脉传承,后来“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偏安江南一隅,当时高宗绝嗣,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又撞脸赵匡胤,于是天下盛传宋太宗当初就是弑兄夺权,所以赵匡胤转世投胎成为金太宗,“靖康之变”就是太祖针对太宗后人的报复行为……

高宗赵构于是海选太祖后裔,并最终传位给宋孝宗(赵匡胤七世孙),从此之后,神器便又回到太祖一脉传承,直至被蒙古人所灭。

也就是说,北宋时,皇帝是赵光义后裔,而南宋时则是赵匡胤后裔(除了高宗赵构)。那么北宋史官坚称太祖自然死亡、太宗无辜,和南宋史官开始怀疑其中有蹊跷,也就不难理解了。

明朝人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添油加醋也就更好理解了,最起码没有政治红线的束缚。

于是阴谋论的支持者们站了出来,说弑君的铁证肯定被北宋当局清理干净了,北宋的史官(如司马光)也不敢“乱讲”,部分漏网之鱼的线索只能被迫隐藏,直到200年后的南宋才重见天日,所以不能因北宋靠近事发时间而就认定其真,亦不可因南宋、明远离事发时间而就粗暴地认定其伪。

有一定道理。

自清朝开始,不断有学者提出各种质疑和证据,认为赵光义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