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8章:谋划 (1 / 2)

毕竟吕布的身份在那放着,如果吕布出现危急情况的话,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严峻的局面,即便是情况按照严栋所想的方向进行,然而吕布身死之后,将会是何等的情景,仅仅是依靠襄阳城内世家的力量,难道还想要与吕布麾下的大军比拟不成。</br> 成功仍旧是覆灭,不成功家族的实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削弱。</br> 似乎是看出了两人的顾虑,严栋道:“两位家主可提前让家族中的重要人物离开一部分,这样的话,只要吕布身死之后,城内必然大乱,纵然是我等遭殃又能如何,吕布乃是叛逆也,铲除叛逆,身为汉室臣子义不容辞。”</br> “好,就以秦家主之言,只是当前圣上已经身死,若是铲除了吕布之后,我等尊崇何人为皇帝?”秦家主问道。</br> 严栋见秦家主松口,面色缓和了不少“吕布身死之后,晋国必然会动乱,对兖州等地的防御必然会松懈,我等可尊刘和为皇帝,招揽有志之士抵御晋国的兵马和江东的威胁,缓缓图之。”</br> 赵家主道:“想要在吕布的饭菜中下毒,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br> “当前吕布居住在州牧府内,而照顾吕布的侍女之中,恰巧有一人老夫是认识的,只要从此人身上下手,必然能够成功。”严栋道。</br> 秦家主和赵家主闻言,心中稳定不少,原来严栋早已经做好了准备。</br> “我等要做的就是在吕布身死之后,立即聚集更多的私兵,暗中拉拢原本荆州的军队,一举将吕布的势力从襄阳赶出去,正好荆州各郡的太守要前往襄阳,只要到时候吕布身死,将各郡的太守一网打尽之后,何愁不能将荆州一举掌控。”严栋缓缓道。</br> 秦家主和赵家主闻言看向严栋的目光有了一丝不同,两人也没有想到严栋竟然在这件事情上,有了这般严谨的算计,若是按照严栋的计划,吕布身死之后,他们顺势掌控荆州还是能做到的。</br> 从严栋的神色间,两位家主感受到的是严栋对于权力的向往,大汉战乱多年,何人不想成为朝中的重要人物,无论是董卓、刘备还是曹操,虽说不是皇帝,却是拥有着比之皇帝还要大的权力,这样的地位,其他人也同样想要得到。</br> 而今机会就在面前,为了这样的诱惑铤而走险,的确是值得的,不过失败之后承受的代价将会是残酷的,吕布乃是名震天下的晋国皇帝,军中将士以十万计,吕布若是出事的话,整个荆州恐怕都要陷入恐慌之中。</br> 但是吕布身死之后,得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三人相信在吕布的治下有着诸多的世家是想要反抗吕布的统治的,只是吕布在活着,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极大的震慑。</br> 吕布死后,这些想要反抗吕布的世家就会站出来,他们将会给吕布致命一击,强大的晋国将会在这样的动乱中分崩离析。</br> 各郡的太守陆陆续续前来襄阳,而吕布将各地的太守召集在一起,就是商讨将世家手中的田地分发给百姓的事情,既然当前的荆州是有些动荡的,再多上一些动荡,吕布也是不在乎的,只有经历过更多的动荡之后,荆州才能彻底的稳定下来,而在荆州郡县之中,以南部的郡县最为难管理。</br> 各郡的太守乃是朝廷任命,对于吕布的命令自然不会有丝毫的违背,他们需要的就是吕布这样的态度,对世家出手,随之而来的肯定是一系列的动荡,而各郡的守军能够配合的话,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很多。</br> 无论这些世家是何等的猖狂,在军队的面前,他们就是弱小的,只需要一道命令,就能将他们的势力瓦解。</br> 对于世家势力的强大,各郡的太守是有着一定的认知的,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就是商讨如何对付世家的事情,更快更彻底的解决世家的问题,对当前的荆州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br> 接连三日,各郡的太守都在州牧府内研讨策略,但凡是能够成为一郡太守,在晋国官员之中也算是出色的人物了,他们齐心合力下商讨出来的策略,能够在更快的时间内稳定荆州的局势,从而尽可能的削弱世家带来的影响。</br> 就连田丰在这段时间里也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没想到各郡的太守聚集在一起商讨策略,竟然会有着这般的效果,其中一些方法就算是田丰听了也是拍案叫绝的。</br> 策略制定好之后,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很多,只要各郡的太守能够按照商讨的策略施展开来的话,就能取得成效。</br> 进入襄阳之后,吕布居住在州牧府内,随行的亲卫对州牧府的防卫极为重视,虽说晋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场场对战的胜利,但是对吕布的安全,亲卫可是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吕布的身份太过重要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亲卫都不能放松警惕。</br> 表面上防守不是很严密的州牧府,其中却是布置了五百名亲卫,外加飞鹰、黑冰台和影卫的部分人手,论防御之严密,无人能及。</br> 典韦作为亲卫统领,自然是跟随在吕布的身侧,在对战曹军和江东军的过程中,典韦多次率领兵马出战,向军中的将士证明了他的作战能力,而典韦对于这样冲杀疆场的行动,还是向往的,不过他不会放弃亲卫统领的身份的。</br> 多年以来,他一直跟随在吕布的身侧,对亲卫更是极为熟悉,保护吕布的安全,对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