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己的生命。
自杀的不是没有人,但很快,自杀的人,就成了别人的救命“口粮”。
死了是一种解脱。
不用见着人间地狱,不用忍受那恐怖的饥饿折磨。
不会吃草,吃土,吃自己的战友。
有人疯了,一边发狂,一边哭着笑着问,“为什么不投降?”
“为什么不能投降?!”
“我想活着回去啊!”
“我想回去见我的孩子!”
“不能投降,赵将军说过,言降者杀!”
“再等等,再等等,援兵已经在路上了。”
赵军被围第四十日。
断粮第二十五日。
十日前就说快到了的援兵,还未到。
“为什么没有援兵,为什么不能投降?!”
最后,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赵括年轻的脸上长满了胡子,已经很久没刮过了,他颓废的坐在帅营中,看着走进来的副将。
往日里,副将进来,是会端一盘肉的。
但此刻的他,双手空空。
赵括喃语,“怎会到今日的地步?”
副将说,“是啊,怎么会到今日的地步。”
赵括问:“邯郸的援兵呢?”
副将回答,“邯郸没有派过援兵,从一开始,郑季就骗了你,不会有援兵了,秦兵甚至不需要出兵,只需要等我们自己活活饿死便是。”
赵括抬头,盯着副将脸上淡漠的表情:“你是谁。”
副将的脸变了,变得陌生,但身形和衣服是他熟悉的,赵括以为自己是饿出了幻觉,但副将的语气,又实实在在的诡异。
这就是苏摇铃要程序生命做的事——来找赵括。
“王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数十万大军折损在这里……”
“……我不相信,绝不可能。”
副将打破他最后的希望:“拼死突围送出去的情报,只需要郑季的短短几句话,就能被吹散,更何况,有谁能带兵前来营救?赵王以廉颇为奸细,他会以为,来多少都是送死。”
“不,不是这样的……”
赵括挥手,打散桌上的兵书,竹简发出哗啦的响声,“只需要一点点兵力,从长城之北绕后而来,只要能抢回长城,打开缺口,我们就能活,四十多万人,就能回家……!”
“你明白,廉颇明白,但是赵王明白吗?”
赵括终于冷静下来,呆坐在地上。
他问,“郑季为什么要这么做?”
副将只说,“他和你说,五日后就有援兵,如果已经过去十日,你还信他吗?”
为什么这么做已经不重要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曾经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年轻将领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的后果,从出征开始起,他就没有想过自己可能会失败。
后来,他花了一点时间接受了自己中计,首战失败的结果。
但他相信,突围一定很轻松,再不济,还有邯郸的援军,只要援军来了,里应外合,南北夹击,长城上的秦军什么也不是。
而如今,他终于意识到——
四十多万人将在他手里,活活饿死!
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闻所未闻的事情。
和他想的一样,他会因为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事,被载入史册,但却是以一种遗臭万年的姿势。
副将说,“您的父亲领兵打仗,救阏与于水火之中,是赵国的英雄,而您呢?也会青史留名,只不过,是背上颠覆赵国国运的‘名’。”
赵括抬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居高临下的副将,“你来,只是为了告诉我这个?”
副将叹了口气,他来当然没那么简单,只好按照苏摇铃教他的,“我来,是给你两条路,第一路,我杀了你,赵军群龙无首,自然会投降,这场战争就会结束。”
赵括:“第二条路呢?”
“你带四十万赵军,全力突围,是生是死,生在何处,死在何处,由你们自己决定。”
次日清晨,赵军全军上下全副武装,没有战马,他们弃了战车,举起战旗。
“邯郸不会再有援军了,我们想活下去,只有这最后一战!”
赵括喊得喉咙出血,却依然大声道,“我说过,我赵括,宁死不降,是我带你们到这儿来的,今日我带你们杀出去,此战,就算是踩着尸体往前,我们也要冲出一个缺口!”
“留在这儿,为了活下去同类互食,将被人耻笑万年,冲出去,若是战死了,也不至于死后被人分食唾骂。”
“听军令,升我赵字旗!”
“随我突围!”
秦军的铜簇箭向来是杀伤力恐怖。
就连甲胄也防卫不住。
赵括死于突围途中,身上满是秦箭。
这是他离开邯郸时,从未预料到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