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历史人物典故视频解说> 第960章 终结者——赵匡胤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0章 终结者——赵匡胤5 (1 / 1)

二,军制改革

赵匡胤的改革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比如开国之初对西北地区的经营。

为了专心平定南方诸藩,赵匡胤在开国之初就对西北地区进行了一番部署,命自己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赵匡赞(赵延寿之子)屯延州,董遵诲守环州,“王剑儿”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镇灵武,用以防备西夏;李汉超屯关南,“国服射手”马仁瑀屯瀛洲,韩令坤守镇州,贺惟忠守易州,何继筠守棣州,以防备契丹;郭进控西山,武守琦戍晋州,李谦溥守隰州,李继勋坐镇潞州,以抵御北汉。

赵匡胤给了他们不可思议的信任和政策红利。比如赵匡赞,临行时被秘密授予“便宜行事”的特权。

所有这些边关将领都有“奉旨走私”、“奉旨截留贡赋”等特权,规定他们享有驻地内包括海关税收等一切税赋收入。

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当然不是。

首先是史书给出的暗示。比如赵匡赞的“便宜行事”,赵匡胤是“别受密旨,许便宜行事”,这就是赵匡胤留的后手,倘若赵匡赞闹得太出格或犯了重大过失,那么只要赵匡胤不承认,那赵匡赞就是擅权、谋反。

其次,这些人的全家老小都在京师。表面上,是赵匡胤在繁华的首都优待他们,实际则是拿他们做人质,这也是古已有之的惯例。

这些将领们没有让赵匡胤失望,得到政策红利后,他们确实积攒了巨额财富,不过他们没有用来享受挥霍,而是取之于国、用之于国,比如招募间谍、收买线人,刺探敌人情报,知己知彼,为抵御偷袭和越境打野铺平了道路。

史籍记载,“自此累年无西北之虞,得以尽力东南,取荆、湖、川、广、吴越之地”。

改革的过程是细枝末节,关键还要看结果。有道是殊途同归,无论是大范围的强干弱枝,还是小范围的“开倒车”,赵匡胤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短短十几年完成天下的基本统一,革除了残唐五代以来地方藩镇割据的顽疾,因此无论如何赞誉都不过分。

“狼山神话覆灭”

无论是中央禁军还是地方官员,都明白大宋朝已经改天换日,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成为了历史,然而偏偏有人不信邪,螳臂当车,要跟历史的车轮一较高下,这便是“狼山革命根据地”的定州孙行友。

后晋时,孙方谏兄弟携众人逃入定州附近的狼山以躲避战乱,后与山中一位老尼姑散播妖法,以类似邪教的方式蛊惑众人,渐渐在狼山站稳脚跟,然后被后晋朝廷招安。再“晋辽大战”中,狼山好汉们屡屡进入辽国野区反野,因功授予定州义武军节度使。前文已有详述。

孙方谏死后,其弟孙行友袭位为定州义武军节度使。定州是中原与契丹的边境重镇,如此重镇却由一位被招安的土匪头子、邪教头子掌控,孙行友对此颇为不自安,于是主动上疏,表示愿意辞官归隐。赵匡胤好言相慰,优诏不允。

此举不仅没有换来孙行友的安全感,反而使他觉得赵匡胤是笑里藏刀,于是偷偷招募军队,修缮甲兵,准备重回狼山革命根据地,割据称雄。

他的阴谋很快被监军告发,赵匡胤派军队来到镇州、定州一带,对外宣称巡边防备契丹,实则突入定州,将毫无准备的孙行友当场逮捕,出示了令他举族归朝的诏书。经过审讯,孙行友对自己妄图割据狼山的阴谋供认不讳,随即被削夺官爵,软禁在家。多句嘴,赵匡胤真的是宅心仁厚,这种人还能留着过年。

不费吹灰之力,定州割据势力就被扼杀于萌芽。

孙行友一把好牌打得稀烂,他们是穷苦百姓出身,先当土匪,后来在“晋辽大战”中替天行道,表现出色,成为民族英雄,上岸漂白,从黑老大变成省高官,结果晚节不保,“狼山神话”就此破灭。

他应该认真想一想,连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都不能搞割据,他一个小小的孙行友又怎能螳臂当车对抗历史的滚滚车轮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