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历史小故事40字> 第149章 统一两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统一两川 (1 / 2)

吞并东川

得到讨伐凤翔的诏书之后,西川部将纷纷请缨,说这是吞并凤翔李茂贞的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王建却拒绝了北伐凤翔的提议,“此言失策,吾所得已多,不俟复增岐下。”

大智知止。

王建为部下分析时局,阐明利弊,指出李茂贞割据岐地已久,在当地甚有威望,与关东强藩争鼎不足,但守土有余。况且我们之前已经趁乱抢了不少他的地盘,若继续攻击凤翔,则得不偿失,不如让他作为我们蜀地和中原的缓冲区,不但不能攻打他,反而要在合适的时候支援他宜援而固之,为吾盾橹耳。

王建既是一个热血的军事家、征服者,更是一个头脑冷静的政治家、权谋家。他可以戒掉贪婪,他可以忽略仇恨,而真正做到以长期利益为导向,顺应时局,敌友互换,无缝衔接。

自“倒杨运动”开始,王建就与李茂贞长期争夺山南之地自是秦、川交恶者累年。西川王建与凤翔李茂贞的关系,如同河东李克用与汴州朱温。如今,李茂贞势窘削弱不能守,朝廷又下诏讨伐,而王建不但不投石下井,反而提出要适时援助李茂贞,由此可见王建卓越的政治智慧!

王建起兵之初,大谋士周庠就为他献上了川版“隆中对”,为他规划好了战略目标,即割据蜀地而称雄。王建后来的一切行动,均是围绕着这个纲领。

如今,东川才是王建的主线任务,至于抢夺凤翔、山南西道的地盘,都是有一搭、无一搭的趁火打劫,而黔南地区的归附,则更是天下掉下的意外之财。

于是,王建趁李茂贞无暇南顾、插手两川事务的机会,加紧了对东川的军事行动,亲率大军增援东川前线。东川连连溃败,凤翔援军也连吃败仗,被阻挡在剑门关以外。

这时候,有意思的一幕再次上演。

昭宗让一号种子选手宰相孙偓挂帅,当征剿凤翔总司令,以统领天下勤王之师,指挥收复长安、消灭李茂贞。

李茂贞则瞬间认怂,上疏道歉,表示自己一时糊涂,希望朝廷给个重新做人的机会,自己一定洗心革面,并拿出巨款修复长安宫室,以赎罪。

而再看所谓的勤王之师:

当时李克用与朱温正在魏博对阵,朱温、李克用、罗弘信、兖郓二朱均卷入其中,无暇西顾淮南杨行密与杭州钱镠也正深陷江淮战场,被“董昌称帝”绊住手脚唯独西川王建有出兵伐岐的能力,而他不但不肯伐岐勤王,反而以唇亡齿寒之义存有救援凤翔之心。

所谓的“天下勤王之师”是有名无实,半天不见一兵一卒。

韩建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希望看到关东强藩真的来关中,于是也从中作梗,暗中阻挠勤王之师的集结。

事实摆在昭宗面前,不想原谅李茂贞都不行了。既然李茂贞也给足了朝廷面子,留足了台阶,那当然是选择原谅他了。

于是李茂贞的“二次犯阙”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李茂贞蔫头耷脑地离开了长安,两次称兵犯阙都是为他人火中取栗,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不仅丢城失地、损兵折将,还成了天下最臭名昭着的贼人,成了过街老鼠。政治、军事、经济……全方位地失败,简直惨不忍睹。

李克用、朱温、杨行密、钱镠等关东强藩均在此时获得巨大收益,而最让李茂贞难以容忍的,就是西川王建的快速成长。

王建不仅侵占了李茂贞的部分城池,还做出要一统两川的架势,如果王建如愿以偿,那么凤翔将再无宁日。

李茂贞于是上疏朝廷,控诉王建对东川地区的吞并行为。在这里,他做出是为东川顾彦晖打抱不平的样子,对王建侵占山南西道的行为只字不提。特别是王建先前已经接受了朝廷的和解诏书,他现在是公然抗旨不遵,实在可恶!对此,李茂贞表示强烈谴责、严正抗议!

昭宗皇帝再下一道停战诏书,要求王建立即停止一切针对东川的军事行动,撤出东川,并派出特别调解员宣谕使李洵前往调解。

王建在梓州前线接见了李洵。王建指着手举大旗的官兵,“群众的呼声,我也约束不了啊。”

又是公然违诏。

李茂贞一身正气,“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昭宗认为李茂贞说的很有道理,于是降诏: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任命李茂贞同志为西川节度使,任命覃王李嗣周为凤翔节度使。

不知昭宗是故意幽默,还是诚心恶心李茂贞。

王建接到这份诏书,“哈哈”一笑,置之不理李茂贞接到这份诏书,气得七窍生烟。

覃王李嗣周还有模有样地前来“接管”凤翔,结果被李茂贞包围在奉天今陕西省乾县,幸亏有韩建从中调解,李茂贞才解除了包围,让覃王李嗣周得以返回华州行宫。

无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凤翔李茂贞,对两川事务均已无力插手,这是王建完成统一两川事业的绝佳契机。

王建与顾彦晖历经大小五十余战,扫清了外部障碍,正式包围了梓州。之后采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