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其它小说>风起明末香书小说> 413.第399章 大厦将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13.第399章 大厦将倾 (2 / 3)

虚弱。

他知道自己一贯以来的行为,早就已经触怒了朝廷。

眼下他之所以没有事,只是因为朝廷还需要他麾下的兵马来剿灭起义军。

一旦关内流寇被尽数清剿,或者是手底下的兵马尽数葬送,他也决计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现在左良玉盘踞武昌,招兵买马,就是为了积蓄实力,另寻他路。

不过如今的贺人龙倒是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骄横跋扈不停调令。

毕竟贺人龙并不在杨嗣昌的麾下,也没有平贼将军这个香饽饽让他争取。

但是西北的泥潭让一众三边的军将叫苦不迭,积怨良多,也是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

在西北,固始汗已经推翻噶玛噶举派所建立的藏巴汗王国,建立和硕特汗国,全面控制了西藏。

固始汗自己作为甘、青、康及卫藏地区的汗王,成为全藏族地区的统治者。

同时八个儿子率部驻扎青海,建立了以他为领袖的和硕特部根据地。

李自成如今的部队之中,羌、汉、蒙三族混杂,尽皆骑兵,来去如风,让三边的军镇难以遮掩。

而此时,固始汗派出的使团也到达了清国的盛京,黄台吉出城亲迎。

双方实际上已经结为联盟。

此时的明帝国腹背受敌,内外交困,已是彻底病入膏肓。

卢象升是厉害,但是他并非是一个能够扶大厦之将倾的人。

天下格局已成,各地军镇离心离德。

缺粮断饷日久,朝廷的诏令已经无法在南国推行。

“东南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传令给陈永福,守住山中关卡,只需禁绝流寇窜入河南即刻。”

东南的局势越是恶化对于汉中镇来说便越好。

东南是东林党的大本营,的那些豪强士绅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现在陈望还处于明朝的体制之下,根本没有很好的办法来处理东南。

就算是日后自立旗帜,处理东南问题也会随之引起一系列的政治的问题。

但是万民军和张献忠却是不同。

万民军和张献忠,只需要高高举起手中的屠刀。

就像是唐时的黄巢一般。

所有胆敢阻拦的势力,都会被万民的怒火碾的粉碎。

“左良玉屯兵在武昌,张献忠没有办法进入湖广,如今时局对于我军有利。”

“现在我们控制的区域全都趋于安稳,没有流寇进入,只需要大力发展,以备天时。”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是历史上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争锋之中,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也是陈望如今正在执行的方针。

“朝廷那边……”

陈功向着北面看了一眼,沉声问道。

风沙又起,吹起旌旗万千。

陈望双目微眯,淡然道

“河南民变这四个字,已经足够应付朝廷了。”

陈望偏头看了一眼北方,继续说道。

“传密信给孙启运,明日午时近卫骑兵营会抵达临颍城下,让他提早带领大部撤离临颍,往汝州府去。”

“在临颍城北,我要他先败一阵,后续陈德带领河南兵马进剿,他可以胜。”

陈望话音落下,周围的一众汉中军将校皆是毫无波澜。

河南的民变,从始至终都不过是自导自演罢了。

孙启运是河南人,但是也是监察所所招募坐探。

如今因为需要,在监察所的推波助澜之下顺势而为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

河南如今的民变更够发展的如此之快,完全都是因为陈望在后面的推手。

一名巡检司的弓手,怎么会比李岩还要精明,怎么会懂那么多的东西,又怎么会在短短的时日之内便攻取县城,统合诸路兵马。

河南民变,只是一个由头,一个脱离东南漩涡的由头。

“李岩那边已经谈好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挑衅我的后果。”

凤阳之战时,之所以真的全力而战。

很大的程度上,是彰显武力作为威慑。

事实证明,凤阳之战后,前来洽谈的宋献策态度和语气都极为缓和,姿态也放的极低。

“东南是李岩唯一的去处。”

“河南,万民军不会再折返了。”

陈望牵引着座下有些不安的战马,继续说道。

“而且这个李岩,他的胃口比我想象之中好像更大。”

“李岩的目的,难道不是截断漕运和收取漕工作为兵源吗?”

陈功很是疑惑,他不明白陈望为何这样去说。

“如今截断漕运的目的倒是勉强达到,但是收取漕工作为兵源的目的恐怕要沦为泡影。”

李青山在山东起义,盘踞梁山,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

截断漕运虽然不是李岩做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