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临安不夜侯人物介绍> 第493章 元旦前的三个任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3章 元旦前的三个任务 (3 / 4)

那种官员体制、军队体制,就算所有部落都完全赞同,杨沅想梳理清楚行政和军队体制,最终达成统一指挥并形成战斗力,至少也需要数年时间。

但部落联盟制的特点,使得他从众部落首领在圣山盟誓,尊奉越王完颜驴蹄为联盟长,并且由谙班渤极烈“完颜弘康”暂行其职务开始,就能有效调动各支力量了。

他不需要考虑各支人马的给养、武器、军饷、建制、军官们的奖惩与调动。

他只需要制定好统一的行动计划,并且告诉这些孛堇。

只要他不是以不公平的方式坑害某个部落的利益,众部落就会一体遵从。

若有背誓不从者就是公敌。

所以,圣山大会的当天,“完颜弘康”就对接下来的统一行动进行了安排。

冒充赖观复的乌古论元义之所以不知道他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倒不是因为杨沅发现了什么,而是赖观复的部落本来也不算大,又属于辽东地区。

所以在杨沅目前阶段的计划中,他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因此为了避免行动计划提前被敌方侦察到,就被排除在外了。

杨沅率领本部人马,和真珠大王、龙泉古城、蒲察野、纥石烈吹鼎、纳懒不哈、乌吉赫、徒单、颜盏、乌延诸部落下山北返的时候,就遇到了来自上京的两千精骑的阻击。

那是完颜晏派出的谭九和杜明唐,他们赶到圣山附近了。

杨沅此时率领着十多个部落,每个部落此番赴圣山之会,平均带了两百多人,总兵力在谭九和杜明唐之上。

而且,随各部落孛堇赴会的人,都是该部落的精锐。

因此这支成分复杂的武装,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士气,都在来自上京的这支骑兵之上。

双方在秋高气爽的荒原上大战了一场。

近五千名骑士好一番厮杀,谭九和杜明唐渐渐不支,最终引发溃败。

追兵骑的都是各部落精选的良马,速度普遍要比完颜晏的这支骑兵队伍更快。

因此,谭九和杜明唐在双方骑兵正面交锋的过程中,只不过折损了不到两百人,却在被追杀过程中,损失了四百多人。

而在这场骑兵大决战中,各个部落的损失一共不到三百人。

这是一场大捷,顿时助长了各部落的军心士气,也抬高了欢喜岭越王府的声望。

当他们离开这片被践踏成泥的战场之后,就有当地的百姓闻讯跑来,从凌乱的战场上扒走死尸的衣衫,捡走野草丛中的箭矢。

随后,一个双方五万大军在此会战,盟军大胜完颜晏,斩敌过万的消息就此传开了。

很多年后,随着更多资料的解密,人们才知道当初领导盟军在这里大败完颜晏的,竟然不是当时大金国的越王府世子完颜弘康,而是他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于是,关于这场战役的传说,又变了样子:

皇帝陛下当时深入敌后,分化金国。他以“完颜弘康”的身份参加了圣山大会,凭着他的无上风采和大智慧,被公推为联盟长。

陛下率领三百名骑兵返回欢喜岭的途中,遭遇完颜晏五万大军的阻截。陛下处变不惊,以三百勇士大败五万敌军……

负责修史的大学士谭悠优感觉这个说法未免荒唐。

治史严谨的谭大学士先是走访了当地百姓,百姓们都信誓旦旦地说,三百勇士大败五万敌军的说法是荒诞的,非常不准确。

事实是陛下以三百勇士,击败了完颜晏的百万大军。

谭大学士觉得百姓们更靠不住,于是又向当时追随陛下奋斗于北方,如今已经告老还乡的于吉光,还有仍在任上的宰相上官骆求证。

两位老大人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最终好像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最后,谭大学士请骆公公出面,把那一战时就跟在陛下身边的婕妤阿蛮给请了来。

经阿蛮亲口认证,又请示了负责监修史书的樊江大人,最终落实在帝国史中的数字,变成了三百对七千。

……

杨沅回到了欢喜岭,并且以“完颜弘康”的身份,参加了越王府的家庭会议。

李太公、四姑奶奶、六叔公等家族重要人物,都参加了议事。

杨沅其实是这些人里边唯一的外人。

越王府争到了“都渤极烈”的位子,大家都有点亢奋。

杨沅乐得坐在一边,安静地想他的心事。

他有些想家了,他还惦记着和鹿溪的婚礼呢。

婚礼的一切应该都已经筹备好了吧,可他这个新郎倌儿却不在。

婚礼应该只能顺延了。

听说有些地方新郎倌不在,可以让小姑子抱着一只大公鸡替新郎倌拜堂。

不过,我连妹子也没有啊,如果说有,那就是鹿溪,她不会自己抱着只大公鸡拜堂吧?

也许因为今夜月圆的缘故,杨沅的思绪也显得格外纷乱。

我得回去,至少在年底之前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