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元年,共和元年,三月二十五日。
此时围城已经月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降临在襄国城内。
暴雨中,单枪匹马杀入城内的刘惠正在十几个汉军吏士的带领下走在倾颓的街道上。
刘惠神色复杂的看着道两旁,只见一些来不及收拾的尸首就被抛弃在沟壑里,在暴雨的洗礼下,脸上的黄泥被冲刷,露出了他们苍白的面庞。
引着刘惠的是城头上一名叫刘固小军吏,他是赵王刘氏一系的宗室,和刘惠已经互换过族谱,确认了刘惠的身份,所以此刻刘固对刘惠的身份并无怀疑。
这就是真真的真定王一脉,还是嫡传。
这种互换族谱的方式就是此世代世家子弟彼此确认身份的方式。如刘固、刘惠这样的贵族子弟,从小除了该有的教育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背诵家谱,对自己祖上的姻亲之家和旁支都了如指掌。
所以当两个陌生的世家子弟初次见面,就会先问彼此的源流,然后互相对祖上的关系。
比如自己的姑祖父娶了某氏女,那对面也是必然清楚的。所以互相一问,只要对方答得上,那身份必然没有问题。
因为族谱繁杂又只有嫡脉可看,所以谁敢冒认,一下子就能戳穿。这就是贵族版本的对切口。
所以即便刘固这位赵王宗室子弟和刘惠这样的真定王宗室子弟是初次见面,只要对完族谱,那大家就是自己人了。
确认完刘惠的身份无误,刘固就亲自带着刘惠下城头去见国相沮授了。
在通过一道狭长的甬道后,刘惠就被刘固等人引到了一面瓮城之下。
刘惠一路上,虽然没有东张西望,但还是差不多看清了城墙后的布局。
果然,襄国城是有瓮城的。而且在城门到瓮城之间的甬道壁上,站满了精气神饱满的弓手,在刘惠等人穿过时,还虎视眈眈的看着他们。
显然,围襄国城月余,至少城内的精锐们的士气还是非常高的。
等到了瓮城下,刘惠却惊异的发现,这里竟然没有城门!
这是怎么回事?
就在刘惠疑惑的时候,边上的宗兄刘固就对瓮城上的军吏喊道:
“我是外城司马刘固,特将援军使者带入觐见国相。”
城头上一听下面就是援军的使者,一片惊讶,随后就是欢呼雷动。
这援军真的来了!汉家未负我等。
随后瓮城楼上就放下一个竹篮,刘固就将自己的符节放上。
吱吱呀呀中,竹篮被拉上,勘合无误后,上面高喊一声:
“放行。”
就在刘惠在想是不是要坐着竹篮上去的时候,刘固碰了一下他,对他笑道:
“宗弟,还愣着干啥,和我走这边。我和你说,国相要是知道常山国发了援兵,指不定高兴到什么样子呢?哎,也就不用如此夙兴夜寐了。”
说着,刘固就带着刘惠拐到了右边,在那里竟然还有一条甬道,那里有个门,显然就是瓮城的城门了。
看到这个,刘惠就已经明白这在防务上的作用了。
那沮授当真是巧人,竟然不将瓮城城门放在正中,而是放在侧面。这就是防敌军的骑兵的。
在外城被破后,骑兵是最容易长驱直入的。如果将瓮城城门放在中间,很容易让骑兵借着突击的速度冲入进来。
但将城门拐到侧面,用一个l型的布局破掉了骑兵的速度。如此,当骑兵冲到瓮城下后,却发现门在右边,那就只能重新加速。但这个停顿,就是他们的死亡停顿,反应过来的城头射手将埋葬这些敌军骑兵。
真的是狠毒。
念此,刘惠更加自然,努力表演着一个援军使者应该有的样子。
没错,刘惠根本不是什么常山国援军的使者,这一切都是关羽在遇到刘惠后突发奇想的安排。
关羽要让刘惠假冒使者入城,寻机制造机会,为泰山军攻城做掩护。
当刘惠带着郭曙、张骧等人南下投奔泰山军的时候,很快就被游弋的飞龙骑抓住。
在刘惠等人高呼是南下投奔泰山军的义军后,他们被飞龙骑的突骑送到了李虎处。
李虎当时已经攻下了柏人一线的坞壁。
这些坞壁当年本来是汉军修建,用来防御河东方面羌乱的烽燧。
按编制,至少一坞壁有五十人。但数十年过去后,这些都成了过眼云烟。除了一些老弱病残依靠这些烽燧边上的土地为生,其他的烽卒早就被附近的大族给瓜分了。
现在这批烽燧因为沮授对卢植建议构建两城两防的原因,再次被启用。虽然一些小的坞壁还在废弃,但如柏人、中丘、逢山等大的坞壁还是被修缮好了。
卢植还专门从自己不多的军力中划出了二百精卒,然后搭配着本地的乡豪土卒一起把守这些坞壁。
但可惜,谁也没想到泰山军的突骑来的这么快。
当他们得知泰山军已经从邯郸出发后,还没等他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