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历史百家讲坛> 第318章 前蜀亡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8章 前蜀亡国 (1 / 2)

前蜀亡国

11月22日,李继岌渡过绵江,抵达德阳。

11月25日,李继岌抵达汉州,先锋康延孝已经在此恭候了八天。

11月26日,李继岌抵达成都北郊。

11月27日,在李严的带领下,王宗衍在成都城北的升迁桥以标准的亡国之礼出降:王宗衍身穿一身白,嘴里叼着一块儿玉,脖子上拴着一根草绳,旁边有人牵着一只羊,身后是披麻戴孝、光着双脚的文武百官,百官在宰相王锴的带领下哀嚎痛哭,队伍的最后面则抬着一口空棺材。

李继岌也按照规矩,接受他的璧玉,命郭崇韬解开王宗衍的绳索,然后当场焚烧空棺,以后唐皇帝李存勖的名义宣布赦免他们的罪行。

前蜀文武百官面向洛阳所在的东北方向叩头谢恩。

至此,前蜀国正式终结,二世而亡。

11月28日,后唐大军正式进入成都,郭崇韬事先定下严格的军纪,严禁劫掠骚扰百姓,在后唐军队接管成都的当天,成都城内市不改肆,秩序井然。

王宗衍喜欢收集宝马良驹,御苑中有数百匹名马,李继岌入主成都后,优中选优,挑选出二十多匹绝世名马。

成都城里尚有被关押的南诏俘虏数十人,有位叫徐蔼的自称曾出使南诏,于是奉后唐之名携带礼物,将南诏俘虏礼送回国,以稳固双边关系,谋求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结果南诏居然闭门不纳。到底是南诏不接受后唐的诚意,还是徐蔼化身国际诈骗犯,就不得而知了。

后唐远征军于9月18日离开洛阳,于11月28日入主成都,整整用了70天。有的史料庄宗实录、旧五代史说是75天,不准确,仅仅70天而已。而如果从越过边境开始算起,则只有一个半月左右。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6万后唐军队共接收了前蜀的10个藩镇、64个州、249个县,接收武装部队3万余人,收缴的武器铠甲、粮草、金银绸缎,数以千万计。

通过这几组数字可以看出,前蜀的国防力量形同虚设,真的是望风而降。同时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作为征服者的后唐军队所面临的隐患,这么少的人来控制这么大的地方,万一有人降而复叛、振臂一呼,不甘亡国之人云集响应……

成都城内,李继岌和郭崇韬的脸上看不到半点喜悦,反而比先前更加忧虑。

如何快速消化一个政权,这是亟待李继岌和郭崇韬来解决的。在政治斗争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郭崇韬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

消化前蜀,有一个人至关重要,他就是王宗弼。

王宗弼的出现让郭崇韬减轻了不少工作,在贪婪的驱使下,王宗弼无意间充当了郭崇韬政治斗争的急先锋。

在前蜀最危急的时刻,王宗弼发动政变,并向后唐献城投降。然而王宗弼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维护自身利益,他没必要更没可能真心效忠于后唐。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维护变节投降者的既得利益,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一环,否则谁会弃暗投明?大家都是成年人,各取所需而已,何谈感情二字。

王宗弼发动军事政变后,第一时间对宦官集团举起了屠刀,诛杀了宋光嗣、景润澄、李周辂、欧阳晃等宦官,把人头装进木匣,打包送给李继岌,说他们是祸国殃民的大坏蛋,前蜀就是被这些大阉人搞乱的,他们迷惑君王,罪不容赦。

随后,王宗弼又将成都府尹韩昭等阿谀谄媚之徒诛杀,人头挂在闹市示众。

作为“养子帮”核心人物、“养子一哥”王宗弼在送出降书顺表之后、在亡国前夕对宦官集团和无耻文人集团大开杀戒,展开政治清洗,显然不是为了匡扶前蜀江山社稷,也不单单是寻仇报复,而是为自己捞取更大的谈判筹码,让自己在正式投降之前掌握更多的实权,以换取投降之后相应的待遇。

宋光嗣和韩昭分别是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的领军人物,掌握的政治资源最丰富,理所应当沦为王宗弼的猎物。随后便顺理成章地把斗争扩大化,王宗弼看谁不顺眼,谁就是“蛊惑圣上”、“祸国殃民”的奸臣,一律诛杀。

其他权贵们全被吓破了胆,如徐延琼、潘在迎、顾在询等,他们非常识时务,倾家荡产,奉献出了全部财产、美女,放弃了手中的全部权力,苦苦哀求王宗弼饶命,这才免于一死。

随后,王宗弼派儿子王承班把王宗衍的姬妾、宫女以及各种珍玩珠宝分别呈献给郭崇韬和李继岌,请求任命自己做西川节度使。

李继岌并没给王承班好脸色,指着他献上的珍宝,说道:“这些都是我家的东西,还用得着你送?”

王宗弼掌握着兵权判六军诸卫事,又将政敌宦官、文官清洗干净,实际控制了前蜀大局,如果他肯为后唐效力,充当“蜀奸”,那他将成为后唐消化前蜀、二元统治的最佳人选而他一旦有其他想法,将有可能使后唐前功尽弃,反倒为王宗弼作嫁衣裳。

在这种处境下,王宗弼要想保住性命其实是很难的。

在表示投降之后、后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