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25章 两宋瞒田有多严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两宋瞒田有多严重? (1 / 2)

朝廷把各大盐场改为盐厂,专门负责制盐,然后民间商人百姓,谁想卖盐的,到厂里来拿盐。

第二步,拿的盐越多,价格越便宜,从而降低小盐商的生存能力。

比如你杜范说我有钱的,一次进货一百万斤,朝廷盐厂给你五文一斤批发价。

你李皇只是个小商贩,想进货一千斤,朝廷盐厂给你十文一斤批发价。

这样你李皇在市场上的卖价,肯定竞争不过杜范,小型的盐商会比较难以生存。

但朝廷肯定保证出厂价远远低于市场价,一是保障小型盐商也能赚到钱,二是压缩私盐利润空间,打击私盐。

沿海边经常有很多百姓偷制盐私,一户一户,或几户一起,这样私盐,以前对官盐有冲击,因为他们价格低,质量也不错。

但总体来说,这种私小作坊,产盐量和质量都不会比以后的官盐好。

“另外私人的盐井田等,按面积和工人数,计量产量,征收盐税。”

除了海边私人晒盐煮盐,四川等其他地方还有盐井等私人大型产盐地,以前他们出产的盐,只能低价卖给朝廷,然后朝廷高价去卖。

现在他们可以直接自己卖。

但朝廷会根据对方盐田面积,工具数,工人数,预估产量,每年收取一定的费用,然后也不管。

这个费用,每年会调节一次,到时朝廷各部门会经常上门查验其产量如何,售价如何,从而调节收费。

时海边的盐户,无论煮盐也好,晒盐也好,都需要固定的盐田,官方只需上门看下盐田大小,工具多少,就能评估大概的产量。

赵与芮的要求,按评估产量的七成收税。

即评估到年产一万斤,就按七千斤收税,让利于民。

每斤税为十文。

南宋盐税最高达到百分之八十,赵与芮每斤收十文,在历史各朝中算是比较高,但对比现在南宋是相当之低了。

按照成本来算,每斤盐成本五六文,加税十文,朝廷以后每卖一斤盐,也就是十六文左右。

原本官盐五六十文一斤的盐价,直接降到十六文,其余的钱,都是商人赚的。

这样的话,市场上的市盐肯定也要大大下降。

商人不需要卖一百多文才能赚钱,私盐卖五十文,我可以卖四十文,三十文,甚至二十文也能赚,有效打击私盐的生存。

户部尚书杜范当时听的就脸都绿了:“陛下这么一改,明年盐税收入,恐怕要腰斩?”

如果真的按赵与芮这么弄,杜范可以想像到,明年开始,盐价会大幅下降。

“为何会低?”赵与芮笑问。

杜范道,明年盐价肯定要大幅下降。

对啊,赵与芮道,盐价大幅下降,老百姓更会吃的起盐,明年盐的销售会上一個高峰,产量会增加,盐税恐怕不降反而要升。

这叫薄利多销。

南宋因为官盐价高,质量差,私盐横行,加上云南,还有西夏的低价盐入侵,官方的盐卖的其实相当不好,很多老百姓都吃不起,只能少量吃盐,官方产量也低。

赵与芮看起来打压了盐价,但老百姓如果都吃的起,食盐肯定要和清朝两淮似的供不应求,还能打压外面的进口盐。

杜范想想,好像官家说的有道理。

最后赵与芮道,明年当下令,所有盐中,不得夹杂沙土,谁敢卖夹杂沙土的盐,直接诛杀抄家。

赵与芮还要登记盐厂来拿盐的盐商资料信息,然后观察他们卖盐的盐价,如果有盐商妄想垄断抬价,还是卖高价盐,立刻划入官方黑名单,永远不能再拿到盐。

“朕要让老百姓,都吃的起盐,吃的了好盐。”

“陛下圣明。”殿中诸人纷纷跪服。

皇帝明年要大力整顿茶盐市场,两浙这边,郭城璋配合全保长,率先实行,他们先要整顿官办盐厂,盐厂只制精盐和粗盐两种,并且以后不准夹土售卖。

给盐户以相应的待遇,按产量和质量定奖金,这样才能大力提升官盐品质和竞争力。

皇帝当天说了很多,大伙听着记着,感觉皇帝这次改制之后,无论朝廷盐税会增还是会减少,大宋百姓肯定能得到实惠。

-----

宝庆二年八月。

钱宏祖和杨公汶来到福州港码头。

这个月当地组织了五千户移民往大员去,现场是帆樯如云,旌旗蔽空,至少上千艘船在海上。

钱宏祖当官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船同时出海,好不壮观。

朝廷去年给福建三万户名额,到八月这批时,三万户移民已经完成。

完成之快,让钱宏祖和杨公汶也相当震惊。

整个移民都是全勇在负责,福建制置使司只是配合,购买所需物件。

当时钱宏祖在征新兵一万时都相当困难,还以为移民很难完成。

不料全勇居然在八月就完成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