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往事搜书网> 第739章 徐先生的父亲李老爷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9章 徐先生的父亲李老爷子 (1 / 2)

三,大国之梦淮南

淮南势力在五代十国时期,是一支比较特殊的军政实体。首先是对它的表述,迄今为止,本书基本以“淮南势力”来笼统地进行称呼,它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最早是以杨行密为核心的淮南集团,一般是从唐末杨行密吞并孙儒、占据扬州开始算起第二阶段则是“南吴”政权,第三阶段则是“南唐”。

其中第二阶段的起始点比较模糊,或者说存在争议。因为在公元919年,杨渭杨行密次子,又名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却没改国号,而一直到了公元927年,杨溥才宣布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南吴”政权也被叫做“杨吴政权”,很多人也习惯把上述第一、第二阶段合并,从杨行密占领扬州就开始算起。

第三阶段,就是我们熟知的“南唐”,由杨氏权臣徐知诰篡权,改国号为“唐”。

南吴和南唐,同属“十国”之列,可以说是一政权在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叫法而已,属于内部的更新换代。

再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综合实力在“十国”之中独占鳌头,甚至一度可以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形成划淮河而治的两大阵营。

这一切都离不开淮南集团早期领导人的文韬武略,以杨行密为核心的淮南先贤,为淮南势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自杨行密死后,淮南势力的实权就被权臣徐温把持,而他也想篡权自立,正因杨氏在淮南根深蒂固,有着难以撼动群众基础,才使得徐温不得不像司马懿一样,被迫延续杨氏的统治,自杨行密之后,又历经了杨渥、杨渭、杨溥,直到徐温本人死后,才在其养子徐知诰手中完成了对杨氏的篡夺。

徐温对淮南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淮南势力的灵魂人物。徐温的上位之路既匪夷所思而又合情合理。

首先,徐温是杨行密创业团队中资历最老的庐州嫡系成员,“三十六英雄”之一,只不徐温的座次是第三十六,排名最末,而且在杨行密的创业过程中,徐温也是立功最少、最不出彩的小透明、酱油男。

当“三十六英雄”中的佼佼者们都位列方镇时,徐温也只是默默留在杨行密身边,碎催的干活。而这种被漠视恰恰成为他独揽大权的重要因素。

杨行密死后,战功卓著、能力超群的元老们基本都出镇在外,唯独这个人畜无害的窝囊废留在身边,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顾命大臣。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徐温隐藏地那叫一个深!

他先联合张颢发动政变,暗杀了杨渥,拥立了杨渭,架空了杨氏的统治,继而火并张颢,把政变的黑锅完全甩给他,随后又通过一系列强硬手段将李遇灭族震慑了异己分子刘威、陶雅等,迫使“三十六英雄”等元老认可他的权威。

从此之后,淮南杨氏政权的实际操控者就成了徐温。无论是杨渭还是后来的杨溥,都只是傀儡。

不断有人劝徐温再往前走一步,捅破这层窗户纸。

徐温喜欢穿白色袍子,每当他过生日的时候,其养子徐知诰都会送他一身崭新的白袍。某次徐温过寿,徐知诰又送来一身合体的白袍,徐温穿上之后,在大厅里走秀,向宾客们显摆,“看,帅吧?”

这时候,宾客里有人迎合他,谄媚道:“白袍不如黄袍好看。”

徐温尚在沉吟之间,徐知诰愤然跳起来,大声斥责那位宾客,“想害我爹落个千载骂名吗?”随后语重心长,劝徐温不要学曹操、司马懿,更不要当朱温。

实际上,徐知诰才是推动淮南历史进程的真正大,徐温是巨人,而徐知诰则是站在巨人肩膀的那个人。他之所以极力反对徐温篡权,是因为他的羽翼还未丰满,如果徐温篡权了,那么必然会指定他的亲儿子当储君。

“知诰虑温急于取国,而己非其嫡,不得以嗣,故以是言之。”五国故事

徐知诰披着忠孝的外衣,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努力把徐温捧杀。主动要求徐温在入觐的时候要撤去卫兵、武器,以示对杨氏的坦荡,收获了杨氏和徐温的好感。

江表志不禁夸赞徐知诰,“内辅幼主,外弼义父”。

然而五国故事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内谋其家,外谋其国,劳心役虑,数倍于曹马矣”。徐知诰用心险恶,歹毒卑鄙,连曹操和司马懿都要自叹不如。

这位徐知诰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徐先生的父亲李老爷子

据江南野史记载,徐知诰的父亲叫李荣。

李荣拥有着硬核狠人的标配:“有器度,不事产业,每交结豪杰为事”这是几乎所有枭雄的出场套路,简言之,就是社会底层出身,既不爱学习,也不爱干正事,又不安于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于是只能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寻找一个足以释放青春躁动的文娱活动,比如打砸抢烧,在“道儿”上安放他的荷尔蒙。

于是,李荣同志投奔了当地最著名的一个涉黑团伙,黑老大是一个叫夏韶的流氓头子。李荣入伙后,就对夏韶坦白了,“不装了,我摊牌了,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