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绯羽读书>历史军事>五代十国历史百家讲坛> 第69章 狼虎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狼虎谷 (1 / 2)

狼虎谷】

草军在陈州北侧五里地,修筑了雄伟壮丽的宫殿,取名“仙营”,作为“大齐皇帝”的皇宫,又置文武百官,俨然是黄齐流亡政府的临时办公地,以此表明打持久战的决心。

而更骇人听闻的,就是陈州城下的“舂磨寨”了。也是黄巢在历史上最饱受争议的地方。

正史中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说黄巢在陈州城外建立了数百个巨型石臼,把大活人放进去,像捣蒜一样捣碎,然后当军粮食用。

正方观点认为这是黄巢草寇吃人的铁证,《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明确记载,言之凿凿,无可辩驳;反方观点则认为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不符合常理,是对黄巢集团的污蔑,对权威史书提出质疑。

让我们搁置争议,存同存异,把目光放长远,综合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

当时的草军面临着粮食严重短缺问题。吃人,已经不是在陈州城下才出现的现象,更不是黄巢集团的原创独享。黄巢匪帮在长安时就已经把大活人列为菜谱了,所以说草军在陈州城下吃人,是可信的。

关键就在于:“舂磨寨”显然不是草军的食品加工线。它是一种刑具,主要作用是恐吓陈州军民。

在陈州打持久战,是黄巢犯下的重大战略失误。

赵犨很有先见之明,给黄巢制造一个方圆六十里的“无粮区”,对于粮食短缺的草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补充军粮,黄巢只能把魔爪向四周延伸扩展,劫掠许、邓、汝、汴、唐、孟、郑、曹、兖、濮、徐等数十州。草军兵力也因此被严重分散,为政府军的各个击破提供了可乘之机。

赵犨派人抄小道给邻藩求援,向朝廷告急。

朝廷于是诏发许州忠武军周岌、汴州宣武军朱温、徐州感化军时溥三镇之兵,支援陈州战事。

周岌通过“许州兵变”上位,随后部队主力被杨复光吞并,组建了“忠武都”,杨复光死后,“忠武都”死走逃亡,各奔前程。治下的蔡州先是被分割出去,升为奉国军,继而又倒戈降齐。所以周岌能征调的部队少之又少;

朱温刚刚赴镇,手中只有数百人;

时溥是紧随“许州兵变”而发动了“徐州兵变”上位,兵力最多,但路途最远。

所以朝廷的任命状殊堪玩味:任命时溥为正东方面军总司令东面兵马都统。无利不起早,没有高官厚禄吊着,谁愿帮别人打扫门前雪?

三镇联军在外围屡战屡胜,却因兵力悬殊而无法对草军主力形成致命打击,迟迟不能接近陈州。

在陈州被围困近半年之后,朝廷于中和四年4二月,下诏征调沙陀李克用。

李克用率领五万大军,从太原出发,与三镇兵在汝州会师。

沙陀骑兵是唐王朝的最后一张王牌,也是屡试不爽的一张王牌。

李克用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一举打破僵局,以摧枯拉朽之势进逼陈州。

4月,黄巢被迫解除陈州之围,率部北逃。

5月,草军主力逼近汴州,并将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屠城。宣武军将领朱珍、庞师古奋力抵抗,打退了尚让的第一波次的攻击。朱温紧急回师汴州,同时向李克用求援。

草军利用人数优势,留出一部分兵马与朱温隔汴水对峙,而主力部队则顺着汴水往西北方迂回,准备在上游暗度陈仓,迂回到汴州背后,把朱温包饺子。

汴州危急,朱温危急。

关键时刻,李克用及时赶到,在王满渡汴河渡口追上了正在渡河的草军。机不可失,李克用击贼于半渡,斩杀一万多人,剩余草军立刻溃不成军,四散逃命。

黄巢迂回计划失败,不得不放弃汴州,继续北逃。

这就是著名的“王满渡之战”,黄巢主力遭受重创。二号人物尚让向徐州感化军时溥投降;其余一部分悍将向汴州宣武军朱温投降。

屋漏偏逢连夜雨。

黄巢想要步步为营,不料一场暴雨将其临时营寨全部冲毁。

而李克用更是黄巢前世的冤家,今生的对头。沙陀骑兵死死咬住黄巢,紧追不舍,一路砍杀,誓灭黄巢。

等黄巢逃进山东地面时,收拢残兵败将,清点一番,发现“数十万”草军如今只剩下一千人左右。带着这千把来人,继续往东逃窜,进入兖州。

李克用不愧骁勇善战,率领沙陀骑兵,歇马不歇人,二十四小时在线,一直追到黄巢的老家冤句,俘虏了黄巢的小儿子和一群姬妾,缴获了黄齐政权的伪黄袍、伪仪仗和无计其数的辎重。

此时,能跟上李克用节奏的,只有几百名骑兵,身心俱疲,已经熬到了极限,更重要的是,随身携带的粮草也已经用尽。

强弩之末的李克用决定停止追击,回师整顿。

李克用走了,黄巢刚刚松了一口气,却又得到一条坏消息:变节投敌的尚让领着一万多徐州感化军,前来追杀。

黄巢已经是惊弓之鸟,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